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4-25 11:20:04
原標題:重構“重學育能”的課堂教學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重構“重學育能”的課堂教學
來源:中國教育報
課堂教學從“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轉變,教學目標從傳統的知識積累轉變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之相應,需要推動有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方式變革。
山東省東營市清風小學提出“重學育能”的理念,積極推動“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重學”即著重落實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側重學習方式變革,提供學習支架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注重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以過程性評價衡量學習質量。“育能”即培養學生三種關鍵能力: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知識遷移應用能力、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單聯動,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者
在傳統以講授為中心的課堂中,學生只需被動聽講,“以聽代學”即可完成知識接受任務。而在“學為中心”自主學習的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工具或助學支架至關重要。
為將“重學育能”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清風小學研發了學習工具——《學習導引》,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認知地圖和有效學習工具。每個單元的《學習導引》由預學單、助學單和延學單構成。預學單引導學生提前對新知識進行初步探索;助學單圍繞課堂核心主問題提供助學策略,幫助學生轉變被動學習方式,深度參與學習過程;延學單則聚焦知識的拓展應用與遷移,鞏固學習成果。“三單”聯動,構建起小學生完整的學習路徑。
以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一課為例,預學單要求學生查找錢塘江大潮相關資料,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壯觀景象,初步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氣勢。助學單針對“作者是怎樣描寫錢塘江大潮壯觀景象的”這一關鍵問題,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從聲音和形態變化兩個方面抓住其變化特點,運用恰當的比喻和夸張表達方式進行描寫。延學單則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根據課文內容,為家人或朋友介紹錢塘江大潮的奇觀,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知識運用能力。
五維共生,讓學生的學習真實發生
在“重學育能”理念引領下,學校著力構建“五維共生”的課堂生態,確保學生的學習真實發生,素養培育得以落地。具體包括:一是給學生完整、連續的學習時間去思考、探索、實踐,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實現知識的內化與建構。二是改變學生以聽代學的傳統方式,以助學單為載體,研發一系列助學策略作為學習工具,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明確的方向和方法指導,保障學習的真實發生。三是《學習導引》為全體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無論學生的基礎如何、學習能力強弱,都能借助學習工具,按照自己的節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四是窮盡思維可能。在課堂學習的實踐環節,教師精心創設各種機會,搭建適宜的學習平臺,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五是充分發揮評價導學功能。借助過程性評價的評價量規,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評價不再僅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判斷,更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調整學習策略、不斷進步的重要手段。
這五個方面形成“時間奠基—工具支撐—學生主體—思維深化—評價引領”的良性課堂生態閉環。在這個閉環中,每個維度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推動學生的學習真實、深入地發生。
(作者系山東省東營市清風小學校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