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全部

“種地也得跟上時代!”山東種糧大戶給《人民日報》記者算了3筆賬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5-03-27 07:22:03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7日訊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在第11版刊文《澆1000畝地從至少7人到只需1人 一位山東種糧大戶的三筆賬》,山東省禹城市種糧大戶孫洪旗給記者算了3筆賬:成本賬、環保賬、增收賬。孫洪旗還在文中感慨,“現在種地不像以前了,智能技術越來越多,咱也得跟上時代!”

以下是報道全文↓

孫洪旗利用水肥一體化設備對田地進行施肥灌溉。

受訪者供圖

前段時間的一場雪,讓山東省禹城市種糧大戶孫洪旗喜不自勝:“施完肥之后得馬上澆水,這場雪能省下不少水。我們早就做了準備。”下雪前一天,孫洪旗聯系好合作社,讓植保無人機飛了一天,在田里撒上肥料,迎接大雪的到來。

2016年,孫洪旗從禹城市辛店鎮流轉了2000畝高標準農田,2024年又在濟南流轉了3000畝地,成了名副其實的種糧大戶。“過去,撒了固體肥就得抓緊張羅澆水,否則營養容易流失。”孫洪旗說,“不過以后不用這么緊張了,很快就能用上更多水肥一體化設施了。”

說著,孫洪旗帶記者來到一片麥田,拖拉機正拖著管子在地里鋪設水肥一體化設施。“等地里都用上,澆水施肥就更便利了。”孫洪旗說,這是他去年新買的拖拉機,鋪管道正好派上用場。拖拉機加裝了北斗導航終端,不但能享受一定比例的國家補貼,鋪管道時還能精準定位,自動規劃路徑與避障,提升作業效率和質量,種玉米、小麥時排布更直。

去年,禹城市實施糧油綠色高產高效行動項目,孫洪旗拿出100畝地作為試驗田,初步嘗試水肥一體化技術——相關部門免費鋪管道,水龍頭一打開,水肥就能流入大田。嘗到甜頭的孫洪旗,后來又自費鋪了400畝地;得知水肥一體化技術還有智能升級版,他又毫不猶豫下了單。

眼下,位于濟南的大田內,智能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如火如荼。“不用動水龍頭,只要打開手機應用程序輕輕一觸,水就能流入田地,均勻施水施肥。這回,剩下的4500畝地都打算用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孫洪旗說。

為何孫洪旗的決心這么大?他給記者算了3筆賬。

首先是成本賬。每人每天平均能澆8—10畝地,澆1000畝地需要7—9人同時進行,澆一遍需要10多天。“以前每人每天的工費約為60元,后來漲到80元,現在120元招人都難。”孫洪旗說。

經部分改造后,澆一畝地的綜合成本平均約為15元,每年的小麥和玉米要各澆兩遍,每畝地年澆地成本為60元,5000畝地大約需要30萬元。此外,由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年齡偏大,為防止意外情況發生,孫洪旗還會給他們購買意外保險。等水肥一體化技術完全應用后,一個人就能澆1000畝地,成本大大降低,且人員安全有保障。

再算環保賬。今年春季施肥,孫洪旗感觸很深。過去由機器撒固體肥,每年春天施一次,一畝地需要120斤肥料。而改造后的水肥一體化大田里用的是液體肥,隨水澆肥,分兩到三次施肥,不易揮發流失。數字化管理能夠精確計算肥料的使用量,每畝地每次用肥20—30斤。“這一算不得了,施肥量大大減少,一畝地多則省80斤,少則省30斤,作物吸收營養更均衡。減少多余的肥料使用,也更環保。”孫洪旗說。

還有更多的增收賬。走近麥田,密密麻麻,不見田壟。孫洪旗說,不用人工澆水,田壟就沒了用處,鏟平作田,集零為整,100畝地能增加8—10畝耕地,每畝地約可增收60元。

“這兩年還有個好消息,土地深翻也有了補貼。”孫洪旗說。每年收獲玉米后,孫洪旗都要自費找人把土地全部深翻一遍,提升土壤疏松度,減少病蟲害。2023年,禹城市在全市推廣深翻技術,每畝地深翻、旋地和使用腐熟劑共補貼78.31元,孫洪旗只需自付24.19元。

“現在惠農政策越來越多了,貸款也容易了。”孫洪旗說。以前農戶由于沒有抵押物,融資難、融資貴,經常在錢上“卡殼”。2020年,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魯擔惠農貸在禹城落地,經過嚴格把控,50畝以上有正規流轉合同的耕地可零抵押貸款,每畝地可貸1000元。

“有了政策支持,我們投入新設備也有了底氣。”孫洪旗說,“現在種地不像以前了,智能技術越來越多,咱也得跟上時代!”

[責任編輯:王春令 劉巖 楊本敬 董光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東大學作家書院成立

3月23日,山東大學作家書院成立大會暨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山東大學作家書院和中國作家協會新...[詳細]
中國日報網 2025-03-26

月嫂傳染新生兒致其生病,該向月嫂索賠嗎?

新生兒家庭聘請月嫂本意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可月嫂身體狀況欠佳,甚至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致使其生病,月嫂應該給予新生兒家庭賠...[詳細]
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5-03-26

黃河臂彎里的綠色奇跡——看馬頰河如何托起陵城千年糧倉與文明星河

魯西北平原上,一條蜿蜒的碧水玉帶串聯起陵城千年的文明密碼。馬頰河——這位以黃河為血脈的母親河,用她豐沛的甘霖滋養著120萬畝沃野糧倉...[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5-03-26
辦實事|群眾反映垃圾堆放亂象 山東:快速清運整改

辦實事|群眾反映垃圾堆放亂象 山東:快速清運整改

人民網濟南3月26日電“村子池塘里雜草叢生,垃圾遍布,影響村民居住環境。”……近日,山東多位網友在“領導留言板”反映垃圾堆放亂象,相...[詳細]
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5-03-26

政策護航低空經濟乘風而起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成...[詳細]
中國商報 2025-03-26

凸顯政策導向 優化研發費用稅收優惠制度

優化研發費用稅收優惠制度可從創新優惠方式、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等方面著手。在具體政策設計上,需重點考量國家政策導向、財政...[詳細]
中國稅務報 2025-03-26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丨統籌發展和安全 民企更好“走出去”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題 統籌發展和安全民企更好“走出去”??新華社記者丁樂、邵魯文、魏一駿??“新三樣”助力低碳轉型,跨境電商帶...[詳細]
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5-03-26

加強科技投入 支持鹽堿地飼草育種與生產模式

我國已探索建立了利用鹽堿地發展飼草生產的“以種適地”東營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建議 一、加強耐鹽堿飼草分子育種研究,高起點實現育種...[詳細]
人民政協報 2025-03-26

聚焦老年健康,為銀發群體“開方把脈”

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孫蓉,憑借深厚的專業積淀和對民生健康的深切關懷,結合老...[詳細]
人民政協報 2025-03-26

民生提案提得準、辦得實

本報訊在3月的濟南市濟陽區安大健身廣場,不論是陽光明媚的早晨,還是華燈初上的傍晚,由濟陽區政協委員提案助力推動翻修一新的跑道上,總...[詳細]
人民政協報 2025-03-26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