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3-27 08:39:03
原標題:“黑科技”彰顯氣象服務溫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黑科技”彰顯氣象服務溫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攜手縮小早期預警差距”。記者采訪發現,“背包氣象站”“地溫CT系統”“海洋牧場衛士”等一系列“黑科技”,正成為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的“好幫手”。
——“背包氣象站”里看氣象保障靈活度。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氣象局關于世界氣象日的活動現場,微型氣象站、手持移動式氣象觀測站等氣象設備吸引來往群眾駐足觀看。“手持移動式氣象觀測站只需一個背包就能裝下,可對溫度、濕度、風速風向、降水量等氣象要素進行實時觀測,應用于重大活動、應急救援等多場景氣象服務保障。”濟南市氣象綜合保障中心高級工程師馬蕾在現場說。
微型氣象站是一種新型地面氣象觀測設備,可采取太陽能、智能燈桿等靈活多樣的供電方式。目前,濟南市已經安裝了600多套,大幅提升了氣象觀測業務的空間分辨率。“這些新型設備可為氣象預報預警業務提供高質量的觀測數據支撐。”馬蕾說。
——“地溫CT系統”里讀氣象服務精準度。2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撫寧鎮三里楊莊村的馬鈴薯基地內,撫寧區氣象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將監測的實時地溫數據提供給種植戶溫財,并提醒他接下來春管中的注意事項。由于氣象局及時提供了精準地溫數據,溫財今年種植的500畝馬鈴薯提前了半個月播種,避免了異常天氣帶來的地溫驟降造成馬鈴薯幼芽死亡的情況。
“借助現有儀器設備,基于相關數據,建立淺層地溫預報模型。依據前一天的氣溫、地溫、風速、日照等氣象數據,較為準確地預測出未來一周到半個月的淺層地溫,指導種植戶適時安排春播。”撫寧區氣象局工程師薛雪說。
——“海洋牧場衛士”延伸氣象服務覆蓋面。在山東省煙臺市,“耕海1號”海洋牧場平臺上,安裝了能同時觀測和記錄風向、風速、紫外線輻射、溫度、濕度、能見度等六大氣象要素的新型海上氣象觀測站,如“衛士”般幫助海洋牧場實現分鐘級別天氣觀測,為牧場捕撈、休閑游釣提供精細化氣象保障。
(據新華社電 記者葉婧、郭雅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