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3-14 08:38:03
原標題:頭雁領飛 鄉村涅槃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頭雁領飛 鄉村涅槃
來源:農民日報
寬敞平坦的鄉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綠樹掩映下的樓房棟棟矗立,文體廣場、活動中心里配套設施多種多樣……仲春時節,驅車環行在山東省蘭陵縣代村,入目即是一幅產業興旺人和睦的鄉村美景圖。
可誰能想象這樣遠近聞名的“樣板村”,也曾一度陷入“傳單飛,大字報,停水停電小偷鬧”的窘境。
雁飛千里靠頭雁,一村之變系一人。1999年,年僅31歲的王傳喜回村挑起了帶頭人的重擔。盤活土地資源、發展規模經營、推進產業融合、建成代村商城、做強集體經濟……在王傳喜的帶領下,代村完成“蝶變”,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王傳喜也被授予“時代楷?!狈Q號,并先后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
頭雁飛入“散亂村” 公平正直樹威信
20世紀90年代,代村人心散、治安亂、環境差,3個自然村鬧著“分家”,整個村就像老舊的機車,還沒邁入千禧年,就快要散了架。這個時候,當時已是蘭陵縣一家建筑企業項目經理的王傳喜,在1999年的黨支部換屆選舉中被推選為代村黨支部書記。
可出乎王傳喜的預料,上任第二天,迎接他這位新書記的不是鑼鼓鞭炮歡聲笑語,而是冷冰冰的一沓子法院傳票。據村會計郭志國介紹,當時是因為村里欠了很多債務?!爸爸皇锹犝f,可沒想到外債總額達到386萬元?!?/p>
有人勸他新官不理舊賬,可王傳喜不認這個理:“這爛賬理不清,村莊發展也將是一本爛賬。這一回,只要債務屬實,咱村里都認了。”在之后的一兩年中,王傳喜一邊作為被告出庭,一邊下大力氣組織清理村集體賬目。為了還欠款,王傳喜先是以自己的名義擔保,為村集體貸款80多萬元。剩下的欠款,制定還款計劃,能分期的分期,能拆借的拆借。一年多時間里,他總共出庭應訴100多次。
在村里干事,頭兩腳最難踢。清賬這事兒,讓31歲的王傳喜獲得了村民信任。有了大家伙的信任,王傳喜和村民的交流更加深入頻繁,他也逐漸認識到耕地不均是阻礙代村發展的最大癥結。
“當時有的村民一口人兩三畝地,有的卻只有兩三分,相差近10倍,大部分群眾感覺不平衡、有意見。調整土地成了代村發展的首要任務?!蓖鮽飨不貞浾f。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聽說新書記要調地,村里炸了鍋。原先占便宜的想盡辦法搗亂,對村干部恐嚇威脅,對村委會工作百般阻撓,白天釘好的木樁,晚上就被人拔掉;原先吃虧的多是小門小戶,只是觀望,不敢出頭。
王傳喜介紹,當時調地時,他白天帶領村干部量地,晚上住在外面守地,光劃定地界的木樁就用了近1萬個。分地的時候,村里按“一個人兩塊地”的標準,定了抓鬮的辦法。他抓到了村西南角的一塊犄角旮旯,村“兩委”成員也抓到了村里的“爛地”。村民一看,這次調地還真是公平,民心正氣就占了上風,全村2600畝土地找到了應有的主人,重現生機與活力。
黨建引領“筑”基業 拓寬村民致富路
不來代村,你很難想象村里建設的農業公園竟能評為AAAA級景區。走進蘭陵國家農業公園,高端技術館內無土栽培、管道種植、陽臺農業,各種各樣的先進種植技術讓人瞧花了眼,館外千畝油菜花田也令人流連忘返。
代村要發展,筑牢產業是基礎。為了找產業,村“兩委”先后多次到全國各地發展好的村莊學習取經,打開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思路。
2005年,王傳喜帶領村干部緊盯農村改革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實施土地集體經營,走上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鼓勵支持村民自主創業就業,實現共同富裕的新型集體化道路。2002年,王傳喜通過流轉土地,初步將農業和旅游結合了起來。2008年,他又流轉了周邊5個村的7000多畝土地,聘請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高標準規劃設計了萬畝農業示范園。
有了土地資源優勢,代村發展的路越來越寬。2012年,鄉村旅游在全國剛開始起步,王傳喜第一時間嗅到商機,迅速啟動了總投資20億元的現代農業示范園、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的“雙園”一體化開發建設。目前,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年接待游客100余萬人次,去年僅門票收入就達3500多萬元。
此外,王傳喜抓住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旅游帶來的人氣,又趁勢規劃建設了代村商城。眼下的代村商城已成為全縣最大的商貿物流集散地,進駐經營戶3000多家,年交易額60多億元,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4000多萬元。
白天的代村廠房內機器轟轟作響,夜晚的代村燈火璀璨游客如織。近年來,代村著眼于發展“夜經濟”,培育新業態,用心建設了“印象代村”古村鎮旅游,打造了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100余種南北風味特色美食齊聚“印象代村”;網紅打卡、特色演出等亮點頻閃。
如今,代村擁有現代農業開發、旅游開發、置業開發等十幾家村集體企業,發展壯大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主導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24年,村集體各業總產值38億元,村集體純收入1.6億元。
聯村幫農齊發力 田園新城“謀”共富
代村迎來了大發展,群眾收入不斷增加,幸福指數也隨之提高?!耙蝗杖D飯,有米也有面,雞魚肉蛋不斷;吃飯講營養,換著花樣辦,想辦咱就辦,不辦下飯店?!痹诖?,80歲村民李學全一邊唱著自編的順口溜,一邊夸贊著王傳喜書記,笑得合不攏嘴。
贏得村里老百姓的信任愛戴,王傳喜自是開心,但對他來說,僅治理好代村絕不是鄉村工作的終點。
2018年,鄉村振興的東風吹遍齊魯大地。也是那一年,代村在王傳喜的帶領下,走上聯村幫農,田園新城“謀”共富的新階段。
7年前起,王傳喜推進實施了“田園新城”建設,組建形成鄉村振興“共同體”。規劃推進實施過程中,“田園新城”成立了由王傳喜任書記的聯合黨委,以代村為中心,覆蓋周邊11個村莊、1個國營農場,輻射面積20平方公里,集現代農業、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生態居住于一體,帶動2.6萬余名農民增收致富。王傳喜說:“老百姓盼的,就是我們要干的。只要有好的經驗做法,我們都要共享,因地制宜向周邊村莊輸出?!痹谒膸ьI下,12個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在一起,形成了“頭雁領飛、群雁齊飛”的良好局面。
2021年,《鄉村振興的代村模式》入選《山東鄉村振興藍皮書》。這個模式的核心是依靠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鼓勵支持村民自主創業就業,實現共同富裕。
如今,“田園新城”南部產業集群已經崛起,對標國際標準、體現沂蒙特色的農業產業化孵化平臺——“農企園”拔地而起,吸引了20多家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進駐,年生產加工各類蔬菜20萬噸,產品輻射全國、遠銷日韓。
“黨組織的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為群眾增收致富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實踐證明,我們這些年堅持走的集體化道路是正確的?!蓖鮽飨脖硎?,代村就如一顆“珍珠”,要發揮好先富村串聯“項鏈”的帶動作用,讓老區越來越多的村莊從擁軍支前“大后方”,走向鄉村振興“大舞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