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4-22 09:03:04
原標題:創新教學模式 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創新教學模式 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學科興趣和數學思維的培養,進而激發學生發展的內驅動力。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諾德實驗學校以“讓平凡生命絢麗綻放”為校訓,激勵師生在教學工作和生活學習中砥礪意志品質,增長知識能力,致力于為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學校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扎實開展數學教育教學活動,立足數學學科邏輯性強、內容具有抽象性的特點,秉承創新變革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契合學生生活實際
培養學生思考動手能力
學校小學數學教學注重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充分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強化知識應用。學校堅持“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理念,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場景,推動數學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興趣度,讓學生在實際動手中鞏固學習內容。為此,學校為學生精心打造寒假作業清單,創新作業布置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例如,布置“吉蛇點數大比拼”“瑞蛇圖形大發現”“花蛇時間小探索”等主題作業,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下,充分利用家中的物品獲取數學知識,既有利于學生的智力發育,也實現了親子之間的有效互動,豐富了學生的生活認知。同時,學校依據不同年紀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布置了遞進式的數學作業任務,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以此來延伸數學課堂教學陣地,讓數學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此外,數學教師還在課堂中采用關卡設置的方式,深入挖掘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為學生準備“探秘星球”“運用數學”“舉一反三”關卡,其中“運用數學”關卡為學生展現各種使用人民幣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現實應用中感悟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做好數學教學引路人
數學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對教學工作的開展及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鑒于小學階段學生身心尚未成熟的特點,學校數學教師在全面提升個人綜合能力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真正做好學生學習路上的陪伴者和引導者。學校引導數學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準的教師隊伍。學校舉行“半天無課日”教研展示活動,讓教師在相互交流與學習中進行智慧的碰撞,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平臺。在此過程中,數學教師聚焦“邏輯思維、問題解決、創新實踐”展開研討,以案例分析和教學策略探討為主要內容,在經驗分享中獲得新感受,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創新性元素,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提升數學素養。此次教研展示更是一種數學教學的創新探索,是提升教學成效的有力之舉,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創造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此外,學校還特邀章丘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小學教學教研室工作人員入校,對課堂教學、課后教研及作業批改等情況進行評價與指導,推動了學校數學等學科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業務水平,鞏固與拓展學校生態課堂教學成效。
以賽促學
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以賽促學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式,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達到啟智潤心目標的創新之舉。學校通過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邏輯條理性。學校公開舉辦章丘區第二屆小學數學數獨比賽校級選拔賽,鼓勵各年級學生積極參與競賽,通過數獨比賽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讓學生在思考中培養邏輯思維,在競賽中收獲知識與自信,在豐富學生課外活動的同時,促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發展。此外,學校還積極落實“雙減”政策,舉行數學口算比賽,年級數學備課組科學合理地編制具有基礎性、靈活性與科學性的比賽試題,監督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比賽,旨在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充分展現了學生扎實的數學基本功,同時也培養學生細致細心的良好學習習慣。為了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開展了線上“數學講題”比賽,在各班級數學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設計講題流程、講題內容、講題中的形象展現和講題串聯詞準備等。在此過程中,不僅進一步鞏固了知識,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和了解,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表達交流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啟發式、激勵式的教學模式達到益智的效果。
采用情境教學法
實現啟發式教學轉化
小學數學涉及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等內容,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較為抽象、復雜,因此學校數學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深入研究啟發式教學的創新用法,充分利用情境教學,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進而確保小學數學教學成效的提升。學校開展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為數學教師進行教學交流、創新教學模式提供平臺支撐。在現場展示中,教師以情境為依托,為學生創設廣告行李箱這一現實情境,讓學生對“體積”這一概念形成初步認知。同時,教師以問題為引導,讓學生思考一張A4紙、一滴水、空氣是否有體積,并通過紙張積累、水滴匯聚、氣球收集空氣等方式讓學生感受體積的具體變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啟發學生自主測量積木、教室的體積,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加深對體積的認知,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為學生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主動探索數學規律、多維透徹理解教學內容,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活躍,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情境教學法有效拉近了學生與數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能夠準確把握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未來,學校將持續關注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立足學生成長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多措并舉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式學習與合作式學習,以良好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數學素養,推動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蔡秀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