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全部

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變廢為寶 再造糧倉——河口區深入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結碩果

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作者:

2022-06-24 15:58:06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變廢為寶 再造糧倉——河口區深入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結碩果

來源:東營網-東營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近年來,河口區堅決扛起保障糧食安全責任,通過綜合治理和種業創新,積極促進群眾增收,蹚出了一條鹽堿地綜合利用、具有樣板意義的新路子。

聚焦鹽堿地治理——

技術創新 讓土地適宜農業

6月12日,一場及時雨。河口街道山東合悅“鳴翠人家”百合全產業鏈項目現場,剛剛發芽的鹽堿地百合貪婪地吸收著營養。遠處,“端牢中國飯碗,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鹽堿地上種百合,首先要改良土壤。山東合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帥告訴記者:“我們通過水壓、溝排,鋪設土工布等方法,把土壤的含鹽量從13‰降到了4‰到5‰,達到了適合百合種植條件。”初步估算,一畝地僅改良的成本就達到了五萬元。

河口區農用地175.5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4.87萬畝,耕地中鹽堿地占比達到88.79%,長期以來,鹽堿化的土地嚴重制約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產量的提高。傳統上,一般采用淡水泡田壓堿等傳統模式治理改良鹽堿地,工程量大、耗水量高,容易導致土壤次生鹽堿化加重。

河口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成偉介紹,為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河口區與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省科學院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集成國內外鹽堿地改良技術,全方位提升鹽堿地綜合利用水平。通過實施水庫蓄水——管道供水——溝渠排水的“灌排分開——暗管排鹽”模式,不僅減少了輸水途中水蒸發和滲漏,且經初步測算,外排水含鹽量由傳統淡水泡田壓堿模式的15‰提高到30‰,治理成效明顯提升。

而針對全區鹽堿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結構差等問題,河口區還探索建立了以沼渣、牛糞、耐鹽復合微生物菌劑為主的土壤質量提升綜合技術,可使鹽堿土壤有機質增加、孔隙度增大、容重變小,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提高中重度鹽堿地脫鹽效率。

聚焦種業創新——

夯實發展基礎 選育耐鹽堿植物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于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來說,種業創新就是基礎性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種質資源、耕地保護和利用等基礎性研究,轉變育種觀念,由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轉變。

在義和鎮圣豐黃河三角洲耐鹽堿大豆產業創新中心,指著剛完成基礎施工的“研發和職能加工區”,技術顧問屈玉科介紹道:“項目建設將加快推進,年內完成建設5000平方米核心基地、種子智能加工廠區。”

一直以來,河口區將種業創新作為提升鹽堿地綜合利用水平的“法寶”,積極推進“改地適種”向“改種適地”轉變。為此,他們瞄準種業行業龍頭企業,持續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先后引進了圣豐黃河三角洲耐鹽堿大豆產業創新中心、“鳴翠人家”百合全產業鏈項目等,依托這些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努力在種業創新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創新領域取得突破,將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常規雜交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往往耗時七八年甚至更久。“我們依靠技術手段和科技平臺,可以加速育種進程。”屈玉科說道。耐鹽堿大豆產業創新中心將建設鹽堿地作物育種研究院、育種實驗室和種質資源庫、耐鹽堿大豆“育繁推”基地,計劃到2025年研育耐鹽堿優質大豆新品種1至3個,發展耐鹽堿豆種繁育基地2萬畝,年加工優質耐鹽堿大豆種子1000萬斤。

此外,河口區已選育20余種耐鹽作物可以在不同鹽度土壤上生長,為鹽堿地綜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

聚焦鹽堿地增效——

打造樣板標桿 助農增效增收

進入5月下旬以來,義和鎮“錦繡河口”現代農業示范園內的鹽堿地甘薯苗長勢喜人。一路之隔的農田里,麥苗卻呈現出稀稀拉拉的狀態,地塊中間多個區域甚至“寸草不生”。河口區慧海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李慧說:“這是因為種甘薯的地塊經過改良,已經變成了‘高產田’,而麥地卻是自然狀態,鹽分高且不均。”

義和鎮素來有種植甘薯的傳統,但是之前經濟效益卻不理想。“一畝地產個萬把斤,一斤才賣幾毛錢。”李慧介紹,“我們先后引進了‘紅瑤’等優良甘薯品種,價格翻了幾十倍。”

能在鹽堿地上種出質優價高的甘薯,離不開河口區慧海農機合作社的帶動引領。自2019年開始,他們在區農業農村局王洪志高級農藝師的指導下,立足本地,瞄準甘薯現代化,探索鹽堿地甘薯種植技術;采用智能農機作業、全程機械化技術解決傳統種植需要大量人工的問題,實現了規模化種植;集成研發“膜下滴管”“肥水一體”“分段控旺”等新技術,解決了土地鹽堿、干旱、旺長、除草等難題……

也正是看到了鹽堿地甘薯種植的廣闊前景,2022年,義和鎮投資2970余萬元建設了甘薯育苗高溫大棚22座、萬噸冷庫1座,由慧海農機合作社牽頭進行甘薯育苗,逐漸形成了甘薯繁育推一體化產業體系。義和鎮黨委副書記于小兵介紹說:“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和拉長產業鏈條,打造鹽堿地上的‘黃河口·甘薯糧倉’,使甘薯產業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

此外,為了進一步強化鹽堿地綜合利用的示范引領作用,河口區聚力推進黨建引領農村“三變”改革,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將零散的土地、勞動力、資產資源入股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實現抱團參與市場經營活動,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經營,實現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雙增收”。

河口區全區88.79%的耕地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鹽堿,土壤鹽分含量從2‰至18‰不等,覆蓋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鹽堿地類型,是濱海鹽堿地的典型代表。如果說促進群眾致富增收是鹽堿地綜合利用的現實需要,那么打造樣板示范區則是河口區的“勃勃雄心”。

通過不斷加大土地改良和育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探索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種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土地利用率,河口區計劃利用2至3年時間,開發利用低效鹽堿地15萬畝,發展大田百合種植10萬畝、推廣耐鹽堿大豆種植10萬畝,帶動農民戶均增收4000元。目前,河口區正在對全區69.72萬畝鹽堿地逐個地塊實地勘察、精準分類,并實施了總投資5000萬元的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及研究平臺項目。

談及鹽堿地開發利用,河口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鄉村振興局局長張寶存信心滿滿,“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了鹽堿地開發,探索出鹽堿地綜合利用模式,不僅將讓河口區受益,對于全市乃至全國的濱海鹽堿地綜合利用都將具有示范作用。”(王文朋)

[ 責編:徐皓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東高溫天氣重啟 26-28日有一次大范圍強降雨

6月22日夜間至23日白天,山東省迎入汛以來最大范圍強降水過程,全省平均降水量33.9毫米,有效緩解前期局部地區旱情。但雨后高溫模式迅速重...[詳細]
中新網山東頻道 2022-06-24

山東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積極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山東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楊珍認為,山東省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詳細]
中新網山東頻道 2022-06-24

微山湖上靜悄悄

微山湖上靜悄悄(2022-06-24)稿件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神州風物侯仰軍“萬頃荷花紅照水,千叢荷葉碧連天。秋天,滿湖的蘆葦花開了,似霜、似...[詳細]
新華每日電訊 2022-06-24

山東要求高溫紅色預警下停止戶外露天作業

本報訊(記者田國壘通訊員葛紅普)連日來,山東出現了大范圍37℃以上高溫天氣。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委辦、省減災委辦發布緊急通知要求,...[詳細]
工人日報 2022-06-24

“導師組+”模式培養建筑學卓越人才

2022年,青島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橫縱貫通、五維聯動、全面協同”建筑類專業導師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獲山東省第九屆高等...[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22-06-24

服務上門解除脫貧戶后顧之憂

近期,該縣東魯街道劉馬莊村村干部反映馬法德家遇到困難。馬法德一家是脫貧戶,老人已年近80歲,且常年患有腦血管疾病,孫子正在讀初中,一...[詳細]
農民日報 2022-06-24

為了“找點事兒” 男子逃亡了20年

下班途中突然遇害2002年6月1日晚,在濟南市朝山街某餐廳工作的劉某,下班后騎自行車回家,行至二環東路漿水泉路附近時,被人劫持遇害身亡,...[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2-06-24

連續搜救22小時,成功找回走失老人

接報后,新城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趕赴現場,經詢問報警人劉先生后得知,其父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當天晚飯后外出未歸,家人一直沒能找到。民警...[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2-06-24

日照組織社會力量保障海洋平安

本報訊記者孫麗麗、通訊員秦旭報道 近日,2022年度山東省日照市“海上軍警民聯勤聯訓啟動儀式暨海上民兵點驗”活動在經開區黃海中心漁港舉...[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2-06-24

模式創新科技賦能 不斷推進法治市場監管建設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管委會市場監管部聚焦法治市場監管建設,通過開展普法活動、規范行政執法、暢通消費維權通道、推行智慧監管模式...[詳細]
中國市場監管報 2022-06-24

山東創新開展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聯合捐贈

本報訊6月17日,山東省暨濟南市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聯合捐贈儀式在濟南市舉辦。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將省級抽檢價值5萬余...[詳細]
中國市場監管報 2022-06-24

山東選樹20名“齊魯巾幗工匠”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姚建發自青島為弘揚工匠精神,凝聚巾幗力量,6月22日,山東省婦聯、省總工會在青島舉行“齊魯巾幗工匠”發布儀式。首...[詳細]
中國婦女報 2022-06-24

“體彩杯”龍舟賽拉開沂河體育節序幕

葛運偉豐佳佳6月19日,第十一屆中國沂河體育節開幕式暨體育節首項賽事活動——“中國體育彩票”杯錦繡蘭山龍舟邀請賽在濱河西路原風帆廣場...[詳細]
中國體育報 2022-06-2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