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5-05-07 09:03:05
原標題:加油,新戰友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加油,新戰友
來源:解放軍報
訓練間歇,新訓班長組織新戰友進行拔河比賽活躍訓練氣氛。王安全攝
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灑在青島白沙河畔的操場上,金色的光芒與數百名新兵整齊的身影交織在一起。
嘹亮的口號聲劃破寧靜,回蕩在訓練場上空,新兵以一場3000米跑開啟了一天的訓練任務……隨著晨霧逐漸散去,海軍航空大學某訓練基地訓練場上也迎來一片繁忙景象。
體能,是戰場的入場券。良好的體能是完成各項軍事任務的前提,也是適應高強度訓練和復雜戰場環境的保障,從基礎的跑步、俯臥撐到刺殺、手榴彈投擲,再到更復雜的戰術動作,每一步都離不開堅實的體能支撐。在新兵訓練階段,軍事體育訓練也是關鍵環節之一。
該基地以《軍事體育訓練大綱》為指引,積極探索科學訓練新模式,根據新兵體測數據分層分類開展軍體訓練,通過一系列創新手段,提升新兵軍體訓練質效,力求全面發展新兵體能素養,為戰斗力生成添磚加瓦。
一
這里,是新戰友軍旅生涯的起點,也是他們成長為合格軍人的搖籃。在這里,科學訓練正成為一種新風尚。
每周,新兵都會進行一次體能測試,這是檢驗他們一周訓練成果的關鍵環節。測試結束后,新訓班長會將成績整理后錄入電腦,形成詳細的數據記錄。
新兵許耀凱,3000米跑成績為14分17秒,比上周快了20秒,首次達到及格;
新兵李佳旺,3000米跑成績為14分18秒,比上周快了12秒,穩步提升;
……
在該訓練基地,一場關于軍體訓練理念的革新正悄然展開。以往,訓練主要依賴于新訓班長、軍體教員的經驗結合新兵的主觀感受來實施,這種方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缺乏精準性和系統性。如今,該基地逐步引入數據驅動的軍體訓練模式,將傳統的“經驗練”轉變為“精準練”,通過數據采集和系統分析科學指導軍體訓練,提升訓練效果。
“通過新兵的訓練數據,我們能夠更精準地了解他們的體能狀況和訓練進度。”新訓班長畢可成說。
數據可視化,讓數據會說話。
每周,新兵的體能數據都會被展示在訓練專修室里,新訓班長圍坐在一起,認真分析各種數據轉化而成的圖形、圖標、柱狀圖和曲線圖等,研究每名新兵的體能成績變化。他們不僅關注整體的訓練情況,更看重每名新兵在各個課目上的具體表現。
通過對比過去幾周的測試數據,新訓班長楊志發現了一個問題。他自己所帶區隊新兵的3000米跑成績波動較大。結合分段成績,他發現是因為有些新兵還沒適應3000米跑的節奏,有時在前半程跑得過快導致后程乏力,有時又因為在強調控制節奏的情況下前半程跑得過慢,導致難以取得好成績。
為此,該區隊決定引入“配速員”機制,安排專人按照及格、良好、優秀等不同配速進行領跑。新兵可根據自身體能情況,選擇跟隨相應配速員進行訓練,同時通過重復練習來適應3000米跑的節奏。經過兩周的訓練后,該區隊新兵3000米跑成績大幅波動的情況得到有效改善。在沒有配速員幫助的情況下,新兵3000米跑的成績也實現了全員及格。
以數據為基礎,新兵的軍體訓練過程變得更加科學,也更加細化和精準。經過6周的訓練,新兵張廣鑫的仰臥卷腹成績從15次提升到51次,何曉峰的引體向上成績從4個進步到15個,劉軒初的3000米跑成績從18分32秒縮短到13分42秒……
新兵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新訓班長根據數據反饋,及時調整訓練計劃,確保每名新兵都能在訓練中取得進步。這一創新的訓練理念,正逐步改變該基地的訓練模式,為新戰友的成長提供了更科學的指導。
二
草木萌發,春山可望,萬象更新。
“從這里學會打仗,從這里走向戰場”,一條醒目的標語懸掛在該基地訓練場上。標語前,新兵正跟著音樂的節奏,生龍活虎地開展“9個100”基礎體能訓練。
這是該基地為幫助新兵快速提高體能素質而設計的基礎訓練動作組合,包括深蹲、開合跳、胯下擊掌、肘撞膝、俯臥登山跑、高抬腿、俯臥撐、仰臥卷腹和平板支撐。在每天早操和訓練前,新兵都會通過這些動作進行熱身訓練。根據訓練課目的特點,安排3個基礎動作的分組訓練。最終實現每天完成“9個100”訓練。
這些訓練,不僅能夠增強新兵的核心肌群力量,還為他們完成高難度訓練課目筑牢了基礎。“完成這些訓練感覺越來越輕松,我就知道自己肯定是進步了。”新兵羅陽高興地說。
為了持續激發新兵的訓練熱情,該基地各區隊每周組織尖兵比武活動。在比武中,新兵圍繞基礎體能、軍事技能等內容展開激烈角逐。
入營第六周,新兵耿健超憑借出色的表現,以總分75.9的優異成績榮獲“綜合訓練尖兵”稱號;王若儼在槍支分解結合中以37秒的最快成績脫穎而出,獲得“單項尖兵”榮譽。
比武結束后,各課目的尖兵成績會在大屏幕上滾動展示。這不僅為尖兵們帶來了榮譽感,也激勵著全體新兵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因為在槍支分解結合課目中出現失誤,新兵楊馮欽沒能登上領獎臺。“這次有點可惜。下次我要更加努力,爭取上榜。”他說。
接下來,該基地還將在比武中增加戰術基礎動作和蛙泳等課目,新兵正摩拳擦掌,期待在每周的比武中突破自我,爭奪訓練尖兵稱號。
此外,該基地還借鑒了國內外體壇先進的體能訓練體系,如EXOS體能訓練體系。該體系中的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和能量系統發展練習,對新兵進行3000米跑和單雙杠的訓練大有裨益。
在訓練場上,新兵正進行快速伸縮復合訓練。通過深蹲跳、單腿跳等動作,新兵的腿部肌肉力量和爆發力得到顯著增強。這種訓練不僅讓他們在跑步時能夠更快速地發力,還提高了肌肉的反應速度和耐乳酸能力,使他們在3000米跑中能夠保持更穩定的節奏并提高成績。
同時,能量系統發展練習也在新兵訓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間歇跑、沖刺跑等高強度訓練,新兵的有氧和無氧耐力得到了全面提升。這種訓練優化了身體的能量代謝能力,使新兵在沖刺階段能夠保持高速度,減少疲勞感,進一步提高了3000米跑的沖刺能力。
同時,該基地還融合了超量恢復法、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周期訓練法等多種科學訓練方法,根據每個新兵的體能狀況量體裁衣、科學施訓,助力他們突破體能瓶頸,全面提升體能素質。
三
訓練傷,一直都是新兵訓練中必須面對的一道難關。如果預防措施做得不到位,訓練傷就有可能成為一只“攔路虎”,不僅會讓訓練進度中斷,還會影響新兵參加軍體訓練的熱情。
為了預防訓練傷,降低訓練傷風險,該基地在訓練伊始就引入了功能性動作篩查(FMS)評分體系,全面評估新兵訓練的動作模式。
功能性動作篩查通過7個基礎動作測試,新訓班長能夠精準發現新兵在關節靈活性、肌肉力量穩定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每名新兵量身訂制糾正方案。該基地軍體教員李相男表示,“在訓練過程中,我們根據功能性動作篩查的結果及時調整新兵的動作,糾正他們不規范的姿勢,避免因錯誤動作導致訓練傷。”
新兵趙康在跨欄步測試中,軀干出現過度扭轉,這表明他的核心肌群穩定性不足。新訓班長為他安排了平板支撐、俄羅斯轉體等核心肌群穩定性訓練。經過4周的訓練,他的進步十分明顯。
新兵陳梓軒入伍前熱愛跑步,但在長距離跑步后經常出現膝蓋疼痛難忍的情況,往往需要休息數日才能緩解。入伍后,他在進行深蹲訓練時也出現了膝蓋疼痛的問題。通過功能性動作篩查,新訓班長發現他存在髖關節靈活性不足的問題,隨即為他制訂了專門的糾正訓練計劃。
在新訓班長的指導和鼓勵下,陳梓軒經過一段時間的糾正訓練,不僅深蹲動作的規范性得到明顯改善,膝蓋酸痛的問題也得以解決。在最近幾次3000米跑測試中,他不僅成績得到大幅提升,也沒有再次出現膝蓋疼痛的困擾。
除了功能性動作篩查,該基地在新兵訓練后的恢復環節也下足了功夫。每個隊都配備了理療室,新兵可以在訓練結束后前往理療室進行按摩放松,緩解肌肉疲勞。
在一次長跑訓練后,新兵吳兆征感到腿部肌肉酸痛。他前往理療室,與戰友一起相互按摩放松。他們按照學習的基本按摩方法,重點放松腿部肌肉。按摩結束后,吳兆征還在班長的建議下,貼上了肌貼,進一步緩解肌肉疲勞。第二天,他腿部的酸痛感明顯減輕。
在科學的訓練和有效的恢復保障下,新兵的體能素質不斷提升,訓練傷的發生率明顯降低,訓練的連續性和系統性也得到了更好保障。
為適應練兵備戰對官兵體能提出的新要求,該基地以創新的心態去擁抱變化,在訓練方法創新、訓練理念更新中提升軍體訓練的質效,全面錘煉新兵的體能素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