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5-07 09:02:05
原標題:還原·再創·共生 探索物理教改新路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還原·再創·共生 探索物理教改新路
來源:中國教育報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探尋在學科邏輯與實踐邏輯之間架設橋梁,成為教育創新的重要突破口。自2013年起,山東省菏澤市經濟開發區廣州路中學特級教師何秀敏團隊以“還原”學科實踐為核心,聚焦破解學科本位、實踐體驗匱乏、跨學科整合淺表化三大教學痛點,開啟物理教學改革的探索之旅。歷經十余年深耕,不僅“還原”了物理課程的實踐邏輯,更形成獨具特色的“再創學習”教學理念與操作體系,構建起學科協同、師生共長、素養生成的課堂育人新生態。
探索:還原物理學習的實踐邏輯
團隊將物理學習“還原”為科學實踐和活動實踐,通過還原學科知識的生成邏輯、科學實踐的行動路徑以及真實場域的問題場景,構建“知識活化—能力遷移—素養生成”的螺旋式育人體系。
2013—2016年是“知識形成過程”還原階段,依托省級課題,從探究式教學出發,構建“研究型”課堂模式。通過真實情境再現,讓學生基于已有經驗提出問題,在問題解決中完成知識獲取和內化。
2016—2021年進入“科學實踐活動”還原階段,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情境教學理論、“STS”教育觀以及“文化重演”課程觀,以“再創學習”理論研究為核心,引導學生模擬知識原創者的探索路徑,從學科結構的“再創造”到個性化認知體系的自主建構,實現從知識形成到科學實踐的深度融合。《走進研究型課堂》專著的出版,標志著教學理念與方法體系的成熟。“再創學習”論證會召開,中國教科院、山東省教科院專家參與會議并進行成果鑒定。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山東、河南、四川等省份的40余所學校試點推廣。
2022年至今,隨著跨學科實踐成為課程發展趨勢,以何秀敏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為主體,開啟了“生活、工程、社會場域”的“還原”探索。“基于‘微項目矩陣’的初中物理大單元教學實踐研究”立項為省級教育教學重點課題,“課堂‘微項目’串聯的大單元整體教學實踐研究”立項為省級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出版專著《“再創學習”理念與課堂操作》,教學案例榮獲省級優秀實踐案例,課程資源通過數字化平臺在山東省推廣。
革新:學科實踐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十余年探索提出的四大核心主張,深刻詮釋物理教育的實踐內涵。
物理教育是“做出來”的科學行動。強調回歸科學“做”的本質,通過探究型、應用型、綜合型學科實踐,完成從現象觀察到模型建構再到應用遷移的完整科學探究鏈條,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學科實踐是知識本位的時代超越。倡導跨學科融合,以真實問題解決為導向,將物理概念嵌入實踐任務,在實踐探究過程中提升科學素養和綜合能力。
“還原”實踐是物理教學的本質回歸。確立活化知識原始價值的教學原則,通過還原知識的生成邏輯,重構物理課堂的探究生態,實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建構的轉變,促進概念理解與思維品質形成。
“再創”是從模仿到創新的跨越。提出“還原—解構—重構—創新”的再創學習路徑,引領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實現從“繼承者”到“創造者”的身份轉換,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能力,達成“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育人目標。
構建:形成系統化的教學理論與實踐體系
創立“再創學習”教學理念,涵蓋教學觀、知識觀、學生觀、教師觀與試錯觀,形成完整理論框架。教學方法上,以“一主三輔”策略為引領,構建“觀察提問·探究解問·遷移反問”的研究型教學體系,“提出問題、學生先來、交流討論、展示矯正、質疑思辨”三環五步流程要素,助力教師教學設計與學生素養發展。
構建學科實踐“三階還原”模型,以“知識邏輯—科學實踐—場域拓展”為路徑,研發學程設計案、課時作業單、項目矩陣等系列工具,推動課程創生與教學融合,形成跨學科教學系統性解決方案,實現“學科知識—能力遷移—綜合素養”的進階轉化。
突破:十余年深耕碩果累累
創新“再創學習”理論與方法體系,獲中國教科院專家“首創性、前瞻性”高度評價。構建“三階還原”模型,培養學生系統思維。系統性開發教學工具,賦能教師專業發展。同時,研究精準回應新課標要求,在育人方面展現出一定的實踐價值與推廣潛力。
十余年探索,成果豐碩。構建以“生命成長”為核心的物理育人文化,學生素養顯著提升,在多項競賽中屢獲佳績;教師團隊飛躍發展,培養省級名師3名、市級以上骨干教師15人,入選省級優秀案例10余項,省級以上優質課12節次、公開課23節次,主題報告200余場次。教師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2部、師生用書10余套,獲得中國教科院、山東省教科院專家的高度評價。2025年4月,在山東省教育管理高層論壇上作經驗分享,獲多家媒體報道。
未來,團隊將繼續以實踐為導向,持續深化實踐探索,為構建中國特色課堂育人體系貢獻實踐智慧。
(張立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