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4-24 08:53:04
原標題:認證牽引 融合賦能 數智驅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認證牽引 融合賦能 數智驅動
來源:中國教育報
伴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能源行業企業正在加速數智化轉型。財務共享、智能建造、精準營銷等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正在能源行業企業加速迭代,行業對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的數智化管理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能源安全”等國家戰略的推進,要求管理類專業要與能源工程類專業深度交叉融合,提升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為滿足新文科建設和能源行業轉型發展對數智化管理人才的要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以學校能源行業優勢為支撐,依托“面向新文科的行業特色高校管理類專業改造升級探索與實踐”等10項國家、省級教學改革項目,探索“認證牽引、融合賦能、數智驅動”的能源高校管理類專業升級建設新路徑。
認證牽引,堅守經管底色,推進規范化辦學
與工科專業不同,經濟學、管理學門類的本科專業大都缺少專門的專業認證,動態評估專業育人成效、實現專業規范化辦學也曾是經管類專業升級建設的難點。因此,學校將全球商科BGA(The Business Graduates Association)認證引入專業升級建設中,構建了符合BGA理念的STREEM(Sustainability,Technology,Responsibility,Economics,Energy,Management)課程體系。新課程體系不僅契合了BGA、AACSB等商科國際認證的要求,還突出了管理類專業基礎課與能源系統工程、數智管理技術等理工科課程的融合。新課程體系為持續商科認證提供了良好的框架,也為培養滿足行業轉型發展要求的“管+工”復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融合賦能,強化學科優勢,推進特色化辦學
發揮學校油氣地等學科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強化學科交叉,與石油工程聯合實踐石油工程管理雙學士學位,培養“管+工”復合型人才,與地學、新能源等學科聯合開展“碳中和與能源系統管理”微專業,拓寬學生視野;二是強化學院科研成果的教學應用,推進科教融匯,依托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組建“經濟管理實驗班”,實踐本研一體化培養模式;三是發揮學校能源行業優勢,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等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從教材合編、課程共建、畢設雙導、競賽協作等方面,全方位導入企業資源。發揮多元育人優勢,多方共建的“能源數智化管理學院”獲評山東省特色學院。面向課堂和教材兩大陣地,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魯商文化和行業精神中萃取與專業緊密相關的3類思政元素:誠信文化、奉獻文化和奮斗精神。充分利用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教材案例和實踐環節4個平臺,打造了學思踐悟一體化的課程思政全場域育人體系,有效解決了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數智驅動,凸顯數智亮色,推進辦學水平提升
加快專業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是管理類專業新文科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能源行業數智化轉型的人才需求。學院強化能源數智化管理實驗平臺建設,重點打造智能建造、商務智能、智能會計、精準營銷、沙盤模擬五大板塊,形成了數據—軟件—硬件一體化的實驗體系。充分發揮學科師資優勢和校內科研資源作用,為企業解決實際管理問題,將企業一線經驗和案例引入人才培養各環節,搭建育人的真情實境。同時,通過專業師資的持續培訓,形成了“育人過程協作、校企聯合攻關、育人平臺共建”的多方共贏機制,有效支撐了能源數智化管理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構建“虛擬學院”產教融合機制,在每個專業的核心課組織企業家進課堂,引入企業的實際管理問題,凝練學科競賽題目,通過“雙導師”實施課賽一體化訓練,不斷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學院認證工作取得突破,成為山東省首個通過BGA認證的商學院,工程管理專業一次性通過住建部門審核評估。學院育人平臺建設又上新臺階,學院組織申報的“能源數智管理學院”入選山東省特色學院,“能源數字經濟學院”入選山東省現代產業學院,“能源數智化管理”教學實驗室入選山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近5年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獎勵300余項。未來,學院將實施AACSB認證和BGA認證雙輪驅動戰略,在做好現有育人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持續優化資源配置,著力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創新能力突出的能源數智管理領域拔尖創新人才。
(劉丙泉 漸令 李秀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