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5-04-19 15:04:04
原標題: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態勢良好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態勢良好
來源:光明日報
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發展良好,特別是電子、汽車等行業拉動作用突出;工業對宏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6.3%……
4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態勢良好,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為完成全年經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工業經濟總體實現良好開局
一季度,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同比分別提高1.9個和0.5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食品、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31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實現正增長,浙江、福建、江蘇、山東等多個工業大省的增速超過8%。
“一季度工業經濟總體實現良好開局,總體來看,呈現主要指標穩中有進、重點行業穩中提質、大省大市穩中向好3個特點。”謝少鋒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兩新”加力擴圍等相關政策帶動下,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等行業的內需潛力進一步激發,裝備工業延續了去年以來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
“從行業整體看,產銷穩、預期穩。”陶青說,一季度,裝備工業近七成重點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達69.2%,比去年同期擴大16.7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達14.9萬套和260.4萬套,同比分別增長26%和20%。同時,重點行業投資穩步增長。
謝少鋒表示,當前,我國工業經濟運行保持向好發展態勢,有能力、有底氣、有信心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著力擴大需求、培育動能、穩定預期、防范風險、激發活力,不斷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效,鞏固回升向好態勢。
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速
最近,國產大模型火爆“出圈”,激發了全社會應用熱情和創新活力。
“制造業是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落地應用的重要領域。”謝少鋒說,近年來,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速,成效突出、亮點紛呈。
我國已形成覆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的完整產業體系,算力規模居全球前列,培育出一批競爭力強的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人形機器人主流產品已實現“站得住、走得穩、跑得快”,正加快從“舞臺上動起來”向“工廠里用起來”轉變,在制造場景加快落地。
“大模型在電子、原材料、消費品等行業加快落地,在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環節得到應用,產業生態持續優化。”謝少鋒說,目前已累計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謝少鋒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研發布局,加快建設工業領域高質量數據集;引導耐心資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設人工智能開源社區,加強人才引育,持續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累計建成5G基站439.5萬個
一季度,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7.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469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介紹,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439.5萬個,實現“鄉鄉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達90%;在千兆光網“縣縣通”基礎上啟動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在全國86個城市的168個小區、工廠和園區試點部署;5G網絡容量和信號覆蓋水平持續提升,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900萬。
“我們持續拓展5G等網絡普及應用。”謝存說,個人用戶方面,5G移動電話用戶達10.68億戶,千兆寬帶用戶達2.18億戶。在行業領域,“5G+工業互聯網”全國建設項目超1.85萬個,累計遴選700家高水平5G工廠;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80個,案例總數超13.8萬個。
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部向13家外資企業發放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試點批復,鼓勵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截至3月底,我國已有超過2400家外商投資電信企業,較去年同期增長26.5%。
謝存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持續提升5G和千兆光網“雙千兆”網絡覆蓋廣度,體系化推進算力網絡發展。積極培育海洋產業、低空裝備等新興領域創新應用。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中試驗證等,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應用產業生態。
(本報記者 劉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