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稅務報
2024-09-10 18:52:09
原標題:愿把他鄉作故鄉
來源:中國稅務報
原標題:愿把他鄉作故鄉
來源:中國稅務報
上下班時間比其他省份晚兩個小時,買東西按公斤,洋蔥叫皮牙子……對于初到新疆的援疆干部來說,這種因地域不同帶來的習慣上的差異,點點滴滴都需要時間來適應。今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第三批對口支援新疆稅務工作組來到昌吉州稅務局,在和援藏干部們的朝夕相處中,我和他們漸漸熟絡起來。
有一種執著叫堅守
工作組組長王曉蕃是位女同志,和我恰巧分在同一個黨支部。在一次支部活動中,我對她有了更多的了解。
“這些年一直從事收入核算、減稅降費等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心得。我申請援疆,就是想把我的所學所悟所想分享給更多的新疆同事……”這是王曉蕃在《援疆申請書》中寫下的話。王曉蕃原本在濟南市稅務局負責收入核算工作,援疆后,雖然需要面對氣候、飲食、工作環境等方面的差異,還有家庭中可能出現的困難,但她還是帶著一份執著,從大明湖畔,穿越祁連山的崇山峻嶺,走過河西走廊的茫茫戈壁,來到了天山腳下。
剛到昌吉,王曉蕃就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作為組長的她帶領著工作組的趙揚、劉培琦、韓秀芹在數風條線管理工作中,通過開展行業風險監管、重點風險領域分析和重點企業風險應對,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就分析選取出疑點數據7429條,編寫出《農產品虛開虛抵風險疑點應對指引》等模型,依法查補了大額稅款入庫。
曾從事過風險管理工作的我,看到這些成績,深知其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要在這么短時間里完成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何其不易!小組成員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
辛苦付出的背后,還有不為人知的故事。王曉蕃的老父親已經78歲,身體也不是太好。她剛到昌吉工作不到一個月,父親就因應激性胃腸道出血住院,還因貧血嚴重進入昏迷狀態,急需輸血。當時,所在醫院血庫存量不足,無法及時輸血。好在關鍵時刻,山東省稅務局緊急組織獻血,幫助解決了難題。
王曉蕃說,她和大多數援疆干部一樣,山水相隔,有在夜深人靜想家的時候,也有遇到困難無助孤獨的時候。但因為有單位做后盾,才讓她能沒有后顧之憂地來到新疆,把思念化作干好每一項工作的動力,在援疆路上留下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有一種熱愛叫融入
滕州菜煎餅、糖醋鯉魚、德州扒雞,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家常味道,是情懷,也是難以與人言說的思鄉之味。
初到昌吉,援疆干部韓秀芹遭遇了水土不服。“因為氣候干燥,我的眼睛充血,時常耳鳴,臉上也出現了過敏,而且因為腸胃反應有時會吃不下飯。”她回憶道。
但是作為退伍軍人,韓秀芹骨子里的斗志不允許她在關鍵時刻退縮。幾個月下來,她按照新疆時間調整自己的作息,晨練、多喝水,讓身體盡快適應新疆的環境。漸漸地,她開始喜歡上這里,“尤其喜歡昌吉不用開空調并且沒有蚊子的夏天,幾天不吃拉條子就感覺少點什么。”
如今在她看來,昌吉不僅有著中原腹地所沒有的山地美景,還能品嘗到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美食……這種全新的體驗給韓秀芹的援疆生活帶來了別樣的滋味,她和工作組的同事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一下情感。
“到昌吉以后,品嘗了很多當地的美食,我就想著給咱們昌吉稅務的家人們也嘗嘗山東菜,也讓我們援疆干部緩解下思鄉之情。”韓秀芹主動發起了為昌吉稅務的干部職工烹飪傳統魯菜的活動。
活動中,從援疆工作組成員和當地干部的笑容里,我看到了兩地干部的深厚情誼。也許正是這種融進味覺中的鄉愁,把兩地干部間的情感連接得更為緊密。
孜孜援疆路,悠悠西部情。一批批援疆干部把最熾熱的愛留在了新疆這片熱土,對他們來說,新疆是一個不是家鄉卻親如家鄉、一旦來過便魂牽夢繞的地方。明月照千家,天涯共此時,跨越千里而來的他們,已把他鄉作故鄉。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昌吉回族自治州稅務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