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4月3日訊 老街,小巷,白墻,黑瓦。小路幽深,硬山屋頂,丹楹刻桷。排排建筑,從民國至今,櫛風(fēng)沐雨,歷久彌新。凡是喜歡游走老街巷者,都會在這里駐足欣賞,品味一番它的韻味。
小街西端,一泉佇立,悄然無聲,混俗和光。此街,名為雙忠祠街,此泉,名為雙忠泉。
雙忠泉在清乾隆年間《歷城縣志》有載,曾列入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記》。白石為欄,環(huán)抱泉沿,泉水清澈,長流不息。
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兵入關(guān),繞過北京直取濟南,山東巡撫御史宋學(xué)朱和歷城知縣韓承宣率領(lǐng)千余名守軍和民眾,殊死抵抗。因寡不敵眾,濟南城陷,宋韓二人忠貞殉職。后人為紀(jì)念兩位英雄,便建雙忠祠以祭奠。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鄉(xiāng)人在重修已傾圮的雙忠祠時,從地下掘出一泉,瑩潔甘美,以祠命名為“雙忠泉”。
祠已遠(yuǎn)去,老街與泉水猶存。老街,是凝固的音樂,在風(fēng)雨中吟唱著這一段不會被濟南人遺忘的歷史。泉水,源源不竭,追思著昔日的英魂,映照史冊,潤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