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新聞客戶端
2025-05-07 10:11:05
原標題:青島開戶數突破206萬!個人養老金制度出臺三周年,全國產品總數量破千
來源:大眾新聞·半島新聞
原標題:青島開戶數突破206萬!個人養老金制度出臺三周年,全國產品總數量破千
來源:大眾新聞·半島新聞
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發展適合中國國情、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時至今日,這一個人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出爐已滿三周年。
三年來,個人養老金產品從“零”到“千只”。青島作為試點城市之一,截至今年1月底的開戶數已突破206萬,繳存金額同比增速35%。您是否已經開設了個人養老金賬戶?您選擇了哪些個人養老金產品進行投資?
保險、基金擴容領跑
理財、儲蓄增速放緩
5月6日,記者登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查詢發現,截至當天,個人養老金產品達到1022只。其中,儲蓄產品466只、基金產品292只、保險產品231只、理財產品33只。另據梳理,在近一年半的時間里,儲蓄產品數量從465只擴容至466只,理財產品數量從23只擴容至33只,增速放緩。相比之下,保險產品和基金產品的數量則大增,試點初期僅有7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截至2023年末已增至107只,覆蓋年金險、兩全險等產品類型。截至目前,該產品總產品數已達231只,在售產品數為115只,產品類型從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年金險、兩全險已拓展至分紅型、萬能型等新型產品。
過去三年里,基金產品的數量也顯著增加。2022年有129只養老目標FOF入圍首批個人養老基金名錄,截至2023年末已增至162只;2024年12月份,首批85只權益類指數基金獲準進入個人養老金投資目錄。截至今年5月6日,該類別產品總量已達292只。此外,產品規模也呈猛漲態勢。數據統計顯示,一季度全市場289只個人養老金基金Y份額合計規模114億元,較去年底的91.43億元增加22.5億元,增長超20%。其中包括204只FOF基金Y份額,合計規模102.04億元,占比約90%;85只指數基金Y份額,合計規模達11.86億元,占比約10%。
為什么保險產品和基金產品數量猛漲?就保險產品而言,這與其穩健的收益有關。統計顯示,穩健賬戶2024年結算利率在2.5%~4.07%的區間,進取賬戶2024年結算利率在2%~4.12%的區間。超七成產品的穩健賬戶結算利率在3%及以上水平,超九成產品的進取賬戶結算利率在3%及以上水平。基金產品方面,因基金與股市的相關性最強,彈性也最大。雖然2022年、2023年,基金跟隨A股有較大起伏,但2024年又在四類產品中領漲。Wind數據顯示,2024年,個人養老金產品中,理財產品的加權平均年化收益為4.59%,而基金這一數據為4.83%。
養老儲蓄產品和養老理財產品數量增長為何顯得乏力?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儲蓄與理財產品在個人養老金市場中雖具規模基礎,但增長明顯放緩,主要由于其在收益性、靈活性與吸引力方面的相對劣勢。一方面,儲蓄產品以定期存款為主,利率受限于宏觀利率下行,吸引力逐年降低;而理財產品在資管新規后轉為凈值型管理,波動性有所增加,使得部分投資者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這兩類產品尚未形成與養老長期目標高度匹配的機制,導致邊際吸引力不強。
青島開戶數增長20萬
繳存金額同比增35%
青島是北方地區唯一集合了個人養老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特定養老儲蓄、養老理財、商業養老金等五項國家試點的城市,養老金融發展的基礎和環境較好,試點以來的發展成效也很顯著。來自青島金融監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青島養老理財產品實現銷售規模61.14億元,特定養老儲蓄產品余額達78.19億元。而來自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底,全市個人養老金開戶數突破206萬,較2022年試點初期增長20萬,繳存金額同比增速達35%。
根據相關政策,當前,市民可通過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20多家金融機構開戶,年繳存上限1.2萬元,資金可自主配置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四類金融產品。5月6日,記者登錄中國銀行手機App發現,該行目前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購買的養老理財產品有8只、養老儲蓄產品有4只、養老保險產品有14只、養老基金產品則多達百余只。據悉,目前在招商銀行手機銀行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可選購的養老金產品總共有4只存款、7只保險、11只理財、180多支基金。
真正提升個人養老金參與度
還得依托好產品
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三年來,個人養老金產品從“零”到“千只”,然而,產品數量擴張背后仍存在產品結構失衡、市場參與度不足、投資者適配度偏低等問題。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已有7279萬人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但實際繳費賬戶占比僅為28.7%。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已參加個人養老金的受訪者中,68.8%的人表示遇到了不同的問題,包括沒有合適的產品、產品購買流程復雜、開戶流程復雜、想選的產品未在開戶行上架等。報告認為,供給不暢抑制了部分個人養老金需求,應著力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進一步優化參與流程,以降低參與成本。業內人士認為,真正提升個人養老金參與度,還得依托好的產品。未來產品如何打破同質化競爭、打造差異化優勢?如何更好地契合投資者對風險相對可控和長期收益穩健的需求?這些是各類金融機構需要加力探索的問題。
至于未來如何發展好青島的個人養老金融,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曾公開表示,下一步將聯合金融機構、社區街道,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宣講”等形式,重點向新市民、靈活就業人員推廣政策,爭取利用三年時間,全市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達到在職職工參保繳費人數的50%,繳存金額超過20億元,讓更多市民“存下養老錢,領到增值款”。
(大眾新聞·半島新聞記者 文鴻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