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5-06 10:32:05
原標題:“知更鳥”飛舞聊城大運河畔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知更鳥”飛舞聊城大運河畔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薛良誠
本報通訊員 程源 倪群力 趙立美
“這里的運河文化令人著迷,年輕志愿者的熱情和專業(yè)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友好?!比涨?,一支海外旅游團慕名前往臨清運河鈔關景區(qū)游玩時,受到“知更鳥”的熱情接待,外國友人贊不絕口。
金德坤是武漢大學在校生,也是土生土長的臨清人,他還有一個身份:臨清知更鳥志愿服務中心成員,今年社會實踐他選擇在運河鈔關景區(qū)為游客進行義務講解。在金德坤的認真講解和引導下,外國游客參觀了運河鈔關景區(qū)的各個展廳,深入了解了運河鈔關的建置沿革、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美食、大運河的歷史等。在欣賞歷史風光的同時,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景區(qū)沒有外語導游,我們就利用自身所長為外國友人展示了家鄉(xiāng)的運河文化,尤其是聽到他們對我們傳統文化的欣賞和贊美時,感覺非常自豪?!苯鸬吕ふf。
據悉,知更鳥志愿服務中心發(fā)起于2016年,2022年注冊成立,是全省首家登記在冊的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體的志愿服務組織。
一位年近八旬的北京游客腿腳不便,來自山東藝術學院的志愿者程世豪便推著輪椅,向她介紹運河文化及每張照片背后的故事?!芭R清這個千年古縣、運河名城,還保留著濃濃的歷史韻味,更有你們這樣優(yōu)秀的志愿者,保護和傳承運河文化。”老人說。
4月26日,在臨清新華路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英語課堂上,來自南寧師范大學的志愿者趙雪純結合兒童生性活潑、好奇心強等特點,正通過小游戲讓圖片與單詞產生聯想,與小朋友們進行了富有趣味的英語交流活動。門外,幾位家長正在交流“帶娃心得”。
聚焦寒暑假、周末節(jié)假日孩子功課輔導、安全保障、興趣社交等問題,臨清團市委、新華路街道、臨清市知更鳥志愿服務中心聯合舉辦暖心課堂,招募大學生志愿者,通過“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利用自身專業(yè)特長為孩子們提供課業(yè)輔導、科技課堂、安全自護、手工制作、心靈守護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受到一致好評。截至目前,知更鳥志愿服務中心已在全市16個鎮(zhèn)街開設暖心課堂,為60個“希望小屋”提供志愿幫扶,募集捐贈圖書1000余冊。
知更鳥志愿服務中心還先后發(fā)起多次環(huán)境保護志愿服務活動,發(fā)動2000余名志愿者參與“文明青年·我來追圾”志愿服務項目,在公共場所撿拾垃圾、發(fā)放環(huán)保宣傳資料,宣傳低碳生活理念。為助力臨清文旅發(fā)展,志愿者們還發(fā)揮專業(yè)特長,設計開發(fā)出種類多樣的文創(chuàng)產品,“鳳嶺鐘英”冰箱貼、獅貓畫影鑰匙扣、舍利塔明信片、特色印章等,成為游客能“帶走”的風景,賦能運河文化新消費業(yè)態(tài)。
巍巍舍利塔,湯湯運河水。志愿者們生于運河邊、長于運河畔,他們用年輕人的新視角看運河,用勇立潮頭的新服務回報家鄉(xiāng),以“志愿服務+運河文化”“志愿服務+文明生活”等為主線,尤其是2021年發(fā)起的“我家有條大運河”志愿服務項目,至今已服務7.8萬人次,運河岸邊的各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和足跡。2024年,知更鳥志愿服務中心獲評“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
“每個人打心底里都想為家鄉(xiāng)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才能聚到一起形成合力……共同的信念,才能將這支隊伍發(fā)展到今天的4000余人。”知更鳥志愿服務中心負責人云新亮介紹,2024年,從運河文化宣傳到鄉(xiāng)村振興,從美麗中國建設到文化遺產保護,該中心服務時長達5800小時。僅春節(jié)期間,就有100余位學生參與景區(qū)和春運志愿服務,服務游客2萬余人次。今年以來,已有121名志愿者新加入“知更鳥”大家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