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寧晚報
2025-04-29 09:07:04
原標題:濟寧農擔為種業振興增施金融底肥
來源:濟寧晚報
原標題:濟寧農擔為種業振興增施金融底肥
來源:濟寧晚報
作為金融支農的重要力量,濟寧農擔聚焦“農業芯片”,通過政策引導、資源整合、服務下沉,讓農業增產有底肥,農民增收有底氣,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金融“活水”澆“芯”田 種業創新蓄勢能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糧食安全的命脈。近年來,濟寧農擔緊扣國家種業振興戰略,將支持種業科技創新作為服務“三農”的重中之重。濟寧農擔立足地方區域特色,加大對育種企業的金融支持,加強對種子企業的調研,“一企一策”制定融資計劃,量身定制貸款產品,“擔保費用‘無感貼’、擔保找人‘不作難’、標準押品‘可超額’”,促進育種企業的不斷壯大發展,濟寧農擔構建起覆蓋種業企業研發、生產、推廣的全鏈條金融服務體系。
以微山縣韓莊鎮稷溪農業有限公司為例,這家集良種繁育、科研推廣于一體的農業企業,正是農擔政策的受益者。走進其5000畝良種基地,現代化的播種機與專用收割機有序作業,濟麥22、泰農18等優質品種通過嚴格分揀后發往全國。公司負責人李學民說:“從實驗室到田間,每一粒種子都凝聚著科技與金融的雙重力量。農擔的貸款,不僅讓我們建起了標準化實驗室和智能廠房,更支撐了新品種研發,收益提升了20%!”
精準滴灌解“春渴” 銀企聯動破難題
“像我們科技型企業輕資產、少抵押,也沒有擔保,想要獲得大額、長期、抵押靈活的貸款就比較難。”李學民感慨道。為破解種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濟寧農擔主動下沉服務,聯合農行濟寧分行深入田間地頭,摸排農戶需求,量身定制融資方案。
“好在有魯擔惠農貸,農擔的‘綠色通道’真正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李學民回憶道。去年春耕前夕,企業因擴建廠房面臨資金缺口,農擔團隊緊密協作僅用3天便完成授信審批,發放貸款200萬元用于糧食種植,另追加100萬元支持肉牛養殖項目。“從申請到放款,效率之高超出預期。有了這筆資金,我們成功引進了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研發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一。” 李學民充滿感激。
科技賦能強鏈條 產業融合促振興
濟寧農擔的扶持不僅停留在資金層面,更注重推動產業融合與科技賦能,微山縣稷溪農業的良種繁育基地便是典范。有了農擔的資金支持,該企業建成智能溫控實驗室和物聯網監測系統,種子純度達99%以上,年供應量突破3000噸。同時,企業還積極對接中國農科院等機構,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我們最新研發的耐旱小麥品種已進入試驗階段,預計畝產可提高15%,這一切離不開農擔的全方位支持。”李學民信心滿滿地說。 隨著信貸資金的投入,該公司種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實現了從“汗水農業”到“智慧育種”的“基因”跨越,為下一輪新品種的研發提供了堅強的政策性金融保障。
從“真金白銀”的信貸支持,到“量身定制”的服務模式,濟寧農擔以實干擔當書寫了金融助農的生動答卷。截至2025年一季度,濟寧農擔累計支持糧食種植及種業8460戶,貸款投放金額36.44億元。濟寧農擔負責人丁運國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政銀擔企’合作機制,擴大種業專項貸款覆蓋面,探索‘擔保+保險+期貨’風險分擔模式,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讓‘中國糧’更多用上‘山東種’!”(通訊員 付海波 李超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