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2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4月22日,煙臺孫先生在山東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直播中反映,去年12月其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至今已4個多月,因太平洋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導致其車輛維修完成后無法提車。節目中,孫先生表達了對太平洋保險服務效率及工作流程的質疑和強烈不滿。(以下為《民生無小事》節目錄音)
(孫先生提供事發現場照片)
車主質疑太平洋保險理賠員“人為設卡”
據孫先生描述,其駕駛的北京現代勝達轎車于2024年12月13日在棲霞市發生事故,對方車輛(福田箱式貨車)負主要責任,投保太平洋保險。因異地維修不便,孫先生將受損汽車送至蓬萊某汽修廠維修,并與太平洋保險公司理賠員溝通,經確認同意后開始維修。孫先生認為維修期間無需介入保險公司與汽修廠的業務對接。然而,今年3月26日車輛維修完成后,太平洋保險以“維修費用過高”為由拒絕理賠,導致孫先生至今無法提車。
節目中,孫先生對太平洋保險公司理賠人員的做法提出質疑:
維修前,他曾要求理賠員對維修所需配件核價,但理賠員一直拖延,未給出報價,讓其先修車;
維修中,太平洋保險未與汽修廠同步確認維修方案及價格;
維修完成后,汽修廠向太平洋保險公司提供了維修費用明細清單、配件廠供貨單及舊配件照片等資料。經最終核算,汽修廠實際維修費用為3萬元,而太平洋保險認可的費用僅為2.05萬元,差價近萬元。溝通中,孫先生發現理賠員未按汽修廠提供的維修清單全部錄入系統,僅錄入部分配件信息,遺漏了發動機油、變速箱油等輔料。
(以下文字整理自《民生無小事》錄音)
孫先生:“最后修好了以后,他(太平洋保險理賠員)讓大修廠提供了相關信息,大修廠把照片等都提供了。但他根本沒按詳單錄入系統,只錄了一小部分,輔料如發動機油、變速箱油等全部沒錄入系統。這是不是玩忽職守?”
孫先生還稱,太平洋保險理賠人員錄入系統的工時費“超1萬元”,與汽修廠提供的7200元明細不符,導致保險公司審核價格與實際維修費用相差甚遠。
(以下文字整理自《民生無小事》錄音)
孫先生:“這個理賠員故意卡脖子。太平洋保險周主管稱不理賠是因工時費1萬多太貴,但我找大修廠核實,大修廠說早把維修費用明細發給太平洋保險了,工時費才7000來塊錢。”
孫先生透露,他因著急提車,曾多次聯系太平洋保險理賠員,對方不僅不主動理賠,還對其信息不回、電話不接。無奈之下,孫先生撥打太平洋保險客服電話反映問題,未得到任何解決。
太平洋保險回應:已上報山東分公司 承諾今日出結果
節目直播中,太平洋保險棲霞支公司周林主管承認存在“配件價格爭議”,稱已上報山東分公司,承諾在4月22日下班前給出最終定損方案。對于孫先生提及的“理賠員拖延報價”“系統錄入不全”等問題,周林主管解釋為“材料收集延遲”。
節目組跟進:將持續關注理賠進展
隨后直播中,節目組嘗試撥打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消費維權部的電話核實情況,連續兩次撥打均無人接聽。孫先生表示急需用車,希望太平洋保險公司盡快解決理賠問題,讓其順利提車。
保險作為風險保障工具,其服務質量直接影響公眾信任。太平洋保險是否存在定損流程不規范的情況,《民生無小事》將持續跟進,等待太平洋保險作出合理解釋并妥善理賠。
如果您在金融、汽車、食品、家裝、美容、家電、旅游等消費過程中遭遇權益侵害,可撥打24小時維權熱線0531-85852566,或關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民生無小事FM96”發送留言提供線索。維權路上,“民生無小事”與您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