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wǎng)
2021-12-22 20:12:12
原標題:風雨雪降溫齊來襲,這些注意事項要謹記!
來源:大眾網(wǎng)
12月22日10時30分,山東省氣象臺發(fā)布寒潮藍色和海上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23日夜間到26日,我省將出現(xiàn)寒潮天氣。
寒潮說來就來,天氣說冷就冷!
天氣預報:魯西北、魯中和半島地區(qū)有中雪局部大雪其他地區(qū)有小雪局部中雪最大積雪深度5厘米左右
25~26日半島北部地區(qū)有大到暴雪半島南部地區(qū)有小到中雪最大積雪深度15~25厘米
雨雪天氣安全出行、抗寒保暖最為重要,這些注意事項要謹記!
出行篇→
行人出行:
(資料圖)
1. 走路時不要把手插在衣服口袋里,否則跌倒時極易造成傷害。
2. 上下樓梯或臺階時要格外小心,最好扶著扶手或其他固定物。
3. 在濕滑結(jié)冰的路面上不要追逐打鬧,否則極易造成傷害事故。
4. 在下雪結(jié)冰的道路上行走,最好穿防滑的膠鞋、盡量不穿平底無花紋的鞋,身體重心要放低,并隨時注意行車情況。
5. 橫過道路時,要先站在路邊上調(diào)整好帽子、雨傘的角度,使其不遮擋視線,先四周觀察確無車輛駛來時,方可小心通過。
6. 千萬不要搶行或猛跑,不要在兩車中間穿越,也不要突然改變行走方向或后退。
騎車出行:
(資料圖)
1. 雪天騎車,電動車輪胎不要充氣太足,這樣可以增加與地面摩擦,不易滑倒;
2. 雪天騎車,應(yīng)保持相對安全車距,以免地面過滑發(fā)生追尾現(xiàn)象。
3. 雪天騎車、要選擇無冰凍、雪層淺的平坦路面,不要猛捏車閘,不急拐彎,拐彎的角度也應(yīng)盡量大些;
4. 道路泥濘濕滑,騎車要精力更加集中,隨時準備應(yīng)付突發(fā)情況,騎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氣時慢。
駕車出行:
雨雪天氣
道路濕滑,行車視線欠佳
稍有不慎極易發(fā)生危險
請收好這份安全出行指南↓
保暖抗寒篇→
冬季抗寒保暖 注意避開這些誤區(qū):
誤區(qū)1、喝高度酒能防寒。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它們本身并不會產(chǎn)生熱量,只會揮發(fā)掉身體的熱量。當身體散熱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感覺到冷。
誤區(qū)2、吃高熱量的食物能暖身。有些食物熱量雖高,卻不能暖身。比如油炸食品、奶茶等食品,雖然熱量普遍較高,但對于防寒保暖并無太多幫助。可以選擇溫熱類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韭菜、蝦等。
誤區(qū)3、手腳冰涼立即用取暖設(shè)備。冬季手腳長時間暴露在外面,如果立即用火爐等取暖設(shè)備取暖,有可能造成皮膚損傷。所以外出歸來,如果想給冷凍的手腳取暖,最好先輕輕揉搓,使其慢慢恢復正常溫度,再移到取暖器旁。
誤區(qū)4、睡覺蒙頭可避寒。夜晚溫度低時,有些人喜歡蒙頭睡。但是這樣會把被子里渾濁的空氣吸入體內(nèi),不僅達不到休息的目的,還有可能造成頭暈腦脹。
冬季天寒 請收下這份“御寒寶典”:
1、注重局部保暖。
在寒冷的室外,公眾需根據(jù)氣溫和自身情況增加衣物,注重頭部、頸部和關(guān)節(jié)的保暖,比如戴帽子、戴圍巾、戴護膝等。
2、地域不同,健康防護也需不同。
冬天的北方有集中供暖,室內(nèi)外溫差大,如果一冷一熱很容易誘發(fā)疾病。因此,早晚應(yīng)盡量減少出門,外出尤其要做好頭部等局部保暖措施。同時,室內(nèi)要常保持空氣流通,增加空氣濕度。
而在南方地區(qū)由于沒有集中供暖,如果遇上陰雨天氣,室內(nèi)室外體感溫度差不多,濕冷難耐。因此,可以利用空調(diào)的除濕功能降低空氣濕度,采用電取暖器、電熱毯等設(shè)備取暖,使用時要注意安全。
3、加強營養(yǎng)和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
中醫(y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最寒冷的節(jié)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因此冬季最適合補陽。日常飲食適當補充些有營養(yǎng)的湯水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比如羊肉湯、雞湯等。需要注意的是,“三高”患者、肥胖人群、老人及小孩要謹慎食補。
寒冷天氣下,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建議選擇在中午陽光比較好的時候外出活動,運動量也不宜過大。
提醒明天出行的小伙伴,及時增添衣服,出行保暖都要注意!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 編輯 趙曼 綜合山東交警、中國天氣網(wǎng)、山東天氣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