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桔子財經
2017-10-12 11:50:10
擁有四家金融公司,參股貴州銀行等8家金融企業的茅臺集團終于決定成立金控公司;寶武大合并后,這家鋼鐵巨無霸要將金融業納入公司主業……發生在今年的這兩件事透露出的信號表明,產業金融已成為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賽場,包括中國重汽、山東黃金集團、 如意集團、中融新大等魯企紛紛涉足產業金融。那么,這個新賽道上的“老兵”海爾,又如何打造自己的金融產業旗艦?
在近日召開的海爾首屆人單合一國際論壇上,海爾集團(青島)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金控)揭開了海爾在金融領域的布局和路徑。海爾金控董事長譚麗霞向外界闡述了海爾為什么要做金融,為什么要采用“產業投行”這個模式的思考。海爾這些理念和探索,或許帶給那些正在這個新賽道上布局的企業一些啟發。
一場跨越10年的金融板塊布局
海爾的金融布局,從2001年入股青島銀行就開始了,如今,它是青島銀行第一大股東。
談到海爾在金融板塊的業務延伸,繞不開海爾財務公司這根“主干”。
海爾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2002年,海爾財務公司由央行批準成立。.截至到2016年底,海爾財務公司資產總額720億元,當年營收23.32億元,利潤總額16.95億元,在全國227家財務公司中利潤能力排名前五。
海爾財務公司的領先性還表現在2007年獲批成為第一家地方非央企財務公司發行3A級金融債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009年首批獲準開展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等多項行業“第一”或“首批”上。
2014年,銀監會選取了北汽、上汽、海爾、格力、武鋼這5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為試點,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5家試點至今仍未擴容。
齊魯晚報記者注意到,海爾的上游客戶主要集中在以家電為核心的產業鏈上,有4000家供應商,下游則有3萬家經銷商,多為中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這是監管部門看好產業金融的所在之處,可以更精準、高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這也是海爾做產業金融的初衷——服務于海爾這個龐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創業者。僅以海爾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海融易為例,截至2017年7月,上線才兩年半的海融易注冊用戶達240萬,累計交易額達380億元。
目前,海爾金控資產規模達千億元,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A,旗下布局金融/類金融機構16家,法人公司31家,擁有70多項金融業務牌照資源。
事實上,海爾集團介入金融領域從2001年入股青島銀行就開始了,目前海爾是青島銀行第一大股東。2002年,海爾入股長江證券,成立海爾紐約人壽。
齊魯晚報記者觀察到,就像綠地、蘇寧、格力、寶武集團等介入金融領域的行業龍頭,作為全球最大白電制造企業,海爾盤子大,需求大、資金多,內部資源豐富,協同能力強,自帶經銷商場景和大量用戶,擁有撬動整個產業鏈的力量,如果它不做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小貸公司、保理公司,第三方支付,這對于其所擁有的資源,也不啻是一種浪費。
海爾方面的信息顯示,2010年,海爾資本成立,業務涉及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產業并購、政府引導資金等領域,先后投資了廣茂達(教育機器人)、華圖教育、博納影業、安達科技(擬IPO,鋰電池行業細分領域龍頭)等。
海爾資本旗下擁有農業產業投資基金和青島藍珊瑚醫療并購基金兩大基金用于產業并購。后者成立于2016年,規模25億。2016年,海爾金控并購了上海永慈康復醫院和上海盈康護理醫院,向上海盈康護理院輸出“人單合一”模式,把盈康原有醫院科層結構打散為15個小微,由主任、醫生、護士、護工組成小微團隊,對患者提供全流程服務,各小微獨立核算。
從這兩起并購案中能看出海爾資本的投資偏好,重點發展同美好家庭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家庭、醫療康養、健康飲食等創新、創業項目的投資。而上海是全國第一個步入老齡化的城市。目前,上海盈康護理醫院已是一床難求。
2013年,海爾融資租賃成立,同年海爾收購快捷通。快捷通2013年獲得支付牌照,是集技術開發、資金清算、數據分析為一體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主要提供互聯網支付的收款和付款服務。
2014年,海爾云貸、海爾消費金融、海融易成立。海爾云貸是首批獲得全國牌照的小貸公司之一;海爾消費金融是我國首家由產業發起設立的產融結合消費金融公司。
2015年,海爾金融保理、青島清算中心、青島聯合信用資產交易中心三大機構成立,其中海爾金融保理是海爾金融受重慶市特邀設立的全國僅有的四家金融保理公司之一;青島清算中心是由海爾集團、山東魯信集團、青島國信共同發起成立的場外市場清算服務平臺。信產所則主要從事信用資產的流轉交易以及資產、收益權的轉讓業務。
海爾金控董事長譚麗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海爾云貸和金融保理等業務目前均處于業內領先。
海爾方面的資料顯示,目前,海爾金控已經形成了“雙中心+一基地”的布局,即戰略中心在青島,運營中心在上海,產融基地放在重慶。目前,產業金融、海融易、海爾資本、金融科技、康復養老板塊都放在上海運作。
業內人士分析,海爾金控的快速發展,與海爾推行的“人單合一”模式下一系列組織構架變革在金控平臺上的有效復制密切相連。海爾金控旗下的創業團隊均享有充分的決策權、用人權和分配權。這種機制保證,使得海爾金控可以快速鏈接各方資源。
海爾為什么做金控?
海爾金控董事長譚麗霞,她同時還是海爾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海爾為什么要做金控?“人單合一”模式下,海爾金控如何創新?過去兩年,海爾金控董事長譚麗霞一直不停地追問這兩個問題。
融資成本高,企業自己做金控可以把成本降下來。這是專家給出的建議。“如果僅僅這樣,做一個財務公司就可以了。那么,海爾到底要做什么樣的金控?”譚麗霞在海爾金控9月21日召開的“生態賦能,產融共創”論壇(以下簡稱921論壇)上這樣說。
譚麗霞給出的答案是,海爾金控要做“產業投行”。這一模式與長期以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痛點緊密相連,也與高層強調的金融要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傳統金融的代表的銀行,對中小微企業有過很多嘗試,但始終沒有趟出成功路徑,最大問題在于對產業沒有深入了解。
921論壇嘉賓、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朱武祥說,政府鼓勵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融資,為什么實現不了?很大原因是金融和實業脫節,國內銀行沒有參與到對實體經濟的價值挖掘和資源提供上,沒有和產業深度結合。常規的金融機構只是融資,在產業鏈痛點發現上沒有做更多工作。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梁猛認為,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就是保就業。無論是供應鏈融資、產業融資還是生態鏈融資,都可以找到有責任的企業,使金融資源合理地、低風險地分配到產業鏈上去,分配到中小企業中去,這是產業金融的發展趨勢。
對于傳統金融而言,隨著利率市場化,利率會越來越低,如果只定位在金融本身,會陷入到打價格戰,拼利率的怪圈中。
這個時候,海爾必須要讓自己成為產業里最懂金融,金融里最懂產業的,深入研究產業痛點,針對企業上下游運營,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海爾內部把這種模式歸結為“產業投行”模式。
海爾產業金融總經理張磊經常去田間地頭,牛圈,豬舍,這和傳統金融圈里的人設截然不同。張磊說,海爾2014年提出產業金融理念,和傳統金融機構截然不一樣。
首先,它放棄傳統金融機構按項目賣資金、獵人打獵式的獲客方式,選擇了播種,澆灌,收獲這種農民種地式的用戶培育方式。
第二,放棄推銷標準化金融產品,而是按用戶需求來研發金融產品,定制商業模式。
第三,高度聚焦行業,建立高度差異化的風控體系。
張磊強調,這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這一過程對于從業人員,人的能力,思維方式,組織方式有很大挑戰。
張磊這段話,闡明了海爾產業金融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培養這種核心競爭力的路徑,這顯然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產融結合。
在蛋品生態圈這個案例中,齊魯晚報記者注意到,對于蛋品產業鏈上游的養殖企業,建立一個100萬羽蛋雞規模至少需要1個多億固定資產投入,雞雖然是重要資產,但無法抵押。海爾出資讓養殖企業購入固定資產;在銷售環節,由于商超有賬期,導致蛋品品牌商現金流緊張,對此,海爾推出應收賬款保理這款金融產品,解決銷售環節流動資金問題。
這個案例正好佐證了朱武祥在921論壇上強調的觀點。朱武祥說,解決金融脫實向虛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供給端要針對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具體需求,提供不同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
產業投行模式如何改變阜南柳編和湘西黃牛?
全國婦聯有個種糧大戶叫劉彩霞,她在一次會議上碰到譚麗霞說,她一年租種5萬畝地,獲得金融機構支持很難,也很難再發展,由傳統種植方式向現代農業轉型。
“那么,海爾金融從產業鏈上,在農業上能不能做一點事?”譚麗霞說,在現在的資源狀態下,要把傳統農業變成現代農業,只有一條出路,就是引入新的生產要素。
那么,海爾金控的“產業投行”模式,又是如何挖掘500年歷史的安徽阜南柳編的價值,建立肉牛生態圈的。
安徽阜南的柳編有五百年歷史,當地盛產柳編的優質原材料杞柳,還有數代傳承的柳編藝人,但柳編并沒有發展成為產業,讓當地人致富。
海爾產業金融對阜南柳編的痛點診斷是,它沒有客戶,也沒有能力讓一流的設備資源方加入,共享柳編這個生態圈。從用戶端來說,傳統柳編工藝再好也屬于歷史,而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分化,柳編工藝、技術要隨著消費者需求不斷地創新迭代。
海爾產業金融把電商、客戶、工藝品公司、一流的設備資源商拉過來,給阜南柳編搭建了一個生態圈,還幫助阜南建立了“中國柳編之都”這個品牌,當地1000多戶家庭也加入這個生態圈,3000多人利用余暇時間用手藝致富。現在,柳編已經成為阜南的特色的產業經濟群。
湘西黃牛是中國本土牛肉品種,美味堪比日本和牛,但價格只是日本和牛的1/10。海爾產業金融的痛點診斷是,湘西黃牛只是簡單喂養,再牽到集市去賣,單純賣活牛,沒有深加工、沒有技術,養殖戶觀念落后。
那么,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牛肉?比如女士吃牛肉要美容,牛身上哪塊肉能起到這種作用,對應消費者要求精準切割售賣。這些能力,這些觀念湘西老鄉都沒有聽過。
海爾產業金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進了八個資源,從海外引進牧草種植技術、喂養技術、屠宰技術、包裝技術,提高牛肉品質。在產業鏈上游,海爾鏈接湘西黃牛養殖龍頭企業,幫助它進行組織構架優化,引進技術和飼料配方,提高湘西黃牛的品質;同時為養殖戶提供保證金,養殖基地建設啟動資金融資;又通過海爾輕廚線上平臺為湘西牛肉引來用戶,讓這種高品質牛肉走進家庭。
齊魯晚報記者觀察到,在海爾金控的肉牛生態圈,海爾通過金融來鏈接技術、管理、信息、裝備等要素,聚合資源促成生態,對整條產業鏈的定價權有了很強的主導能力。這種方式下,傳統金融機構擔心的肉牛行業的高風險得到緩解。
產業升級后,肉牛的出欄時間由原來平均30個月縮短到18個月,料肉比提高了38%,整個利潤提高了27%。肉牛生態圈直接和間接輻射全國9個省市,1900個鄉村,匯集4萬家庭,16萬人在這個生態圈致富。
譚麗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了產業投行模式的獲利方式。她說,“我們設定包括期權在內的對賭機制,如果海爾金控的方法創造了價值,合作企業就給海爾金控股權,海爾金控可以選擇雙方投資這家企業。”
從這兩個案例看到,產業資本進入,打通相關企業價值鏈,使競爭模式有了很大升級,海爾不光輸出資本,還輸出管理和思想,最終靠經營生態大家一起共贏。
為什么海爾金控能夠做這些?譚麗霞認為,海爾本身是產業領頭人,就是一個生態,對于產業有非常深的理解能力;第二,海爾有開放基因,平臺上的40個產業鏈轉變成海爾金控面向全球資源鏈接的能力。
技術驅動力:信用資產交易中心“裝配”區塊鏈坐望千億規模
隨著產業金融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Fintech(金融科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從海爾金控平臺上,齊魯晚報記者觀察到大數據分析和區塊鏈技的應用場景,這些應用體現了海爾金控這個開放平臺的技術驅動力。
在921論壇上,海爾金控CIO李大鵬認為,大數據領域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案例,原因在于大數據顆粒度不夠細。
他透露,海爾金控每天都在收集每個金融產品的數據、這些產品涉及到的每個流程、人員都記錄在案,從中可以分析風險。李大鵬說,五大行都在用大數據風控系統,但他們最快頻率是一個月看一次,假如風險在一個禮拜時發生了,怎么辦?
在李大鵬看來,海爾金控的優勢在于,把大數據風控系統的顆粒度做得非常細,真正做到每天都在系統性地收集這些結構性數據,并且進行分析,一看到預警信號,可以一直往下深入挖掘問題根源,涉及到哪個產品,哪個人,當時審批流程里面是誰,都可以追溯。
“為什么海爾能做到這個,實際就是把‘人單合一’和精細化管理用到金融中。”李大鵬說。
2016年3月正式運營的青島聯合信用資產交易中心由海爾金控全資控股,當年12月,這個互聯網信用資產交易平臺引入了區塊鏈技術,青島聯合信用資產交易中心的主要業務包括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資產投融撮合服務;依托海爾金控及外部戰略合伙人,引入供應鏈核心企業,從而將整條鏈上的應收賬款納入交易體系等。截至今年7月13日,信產所累計登記資產金額已達578.45億元,年內其累計資產規模有望突破千億級。
從技術上來講,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的記賬方法。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里非常火爆,在CFA進行的調研中,區塊鏈僅次于機器人顧問,排名第二。
區塊鏈技術被迅速應用到金融交易平臺,體現了海爾金控的敏銳和前瞻性,能夠迅速地挖掘新技術的商業價值,并且進行應用。
海爾集團內部應用的智能合約系統,就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應用場景。在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譚麗霞透露,海爾集團一年內大概有90萬份商務合同,平均每份合同生成周期為22天,現在通過區塊鏈技術,把所有不同類的合同在系統里變成模塊,同時加入電子印鑒系統,合同在談判中就可以生成區塊,區塊上鏈后便形成了可追溯合同條約,只要雙方確認,每份合同就擁有了法定標簽,不能私自更改并具有法律效應。這個系統靠底層區塊鏈技術支撐,使合同生成周期縮短到2天。
海爾方面透露的信息顯示,目前海爾金控平臺服務了不下40條產業鏈以及300萬以上的用戶,包括手機、汽車、畜牧、化工、快消、餐飲等多個行業;有15萬多中小微企業在這個平臺上面得到創業發展,累計投放資金已經超過了2400億。
譚麗霞說,海爾產業金融剛開始試點運作時,是在海爾產業生態圈里進行的。“這樣一來,海爾的邊界就是海爾金控的天花板,海爾的成長速度就是海爾金控的天花板,可不可以把在企業生態里的這一個方式做到社會上去?”譚麗霞說。
從制造業跨界到醫療、互聯網金融,從財務公司到金控平臺,海爾在一點點突破企業的邊界,尋找更多未知的可能性。這種開疆拓土中,顯示了海爾對產業鏈強大的重塑能力,吸附全球各種競爭要素的能力,這種能力,最終還是源于海爾自身強大的基因和文化的滋養。
(注:本文所引用數據出自海爾金控提供的資料,個別數據參考21世紀經濟報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