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6日訊 2023年過半,山東交出一張穩中有進的“期中答卷”——
上半年,山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1%,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
全省進出口1.56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長1.8%;
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51家,增長10.3%,實際使用外資114.7億美元……
7月25日,山東省商務廳舉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暨2023年上半年商務運行情況”新聞通氣會,介紹了上半年全省商務運行的主要指標以及具體情況。
閃電新聞記者觀察發現,這份“期中答卷”中,消費、出口和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開足馬力,為全省經濟增長添動力。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穩”與“進”。
看消費:回升向好
今年“五一”假期,山東各地憑借特色消費人氣爆棚,多彩活動頻頻出圈,旅游市場欣欣向榮,同時成為全省消費回升向好的一方生動注腳。
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山東文旅類消費規模和餐飲消費規模,相比2019年分別增長了285%和105%。在全國住宿滿房率top10城市中,山東淄博排名第一,濟南、威海兩地也榜上有名。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山東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1%,高出全國0.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3.5個百分點。與之同時,全省消費還呈現出大宗商品拉動作用明顯、網絡零售增長快速、餐飲消費復蘇勢頭強勁等特點。
據了解,上半年全省汽車消費在政策促進下持續回暖,銷售額增長5.8%;家電增長14.2%,好于全國13.2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3110.2億元,增長23.3%,高于全國10.5個百分點;全省重點監測的餐飲企業營業額增長19.2%……
這一系列增長數據的背后,是山東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密集出臺政策全方位激發消費潛力的不斷努力。今年以來,山東堅決貫徹“山東消費提振年”決策部署,通過以活動聯動政策,激發消費活力;以創新驅動增長、拓展線上消費;以供給提振需求,擴大服務消費;以平臺聯通城鄉,豐富消費場景,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效果顯著。同時,也體現出山東對促消費擴內需謀劃之細致、落子之精準。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山東省商務廳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通過持續舉辦消費活動、大力培育新型消費、推動城鄉消費互動、強化消費平臺支撐等舉措,更進一步釋放全省各地消費潛力,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看外貿:穩中提質
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經貿形勢,山東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也下大力氣穩外貿、穩外資,外貿進出口實現了穩中提質。
上半年,全省外貿進出口達到1.5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其中出口9249億元,增長1.9%;進口6380.7億元,增長1.7%。
記者觀察發現,山東機電產品、農產品出口支撐作用明顯。上半年,機電產品、農產品出口分別增長15.3%、4.3%,拉動出口增長6.6個百分點;6月當月,機電產品增長22.6%,農產品增長6%,兩類產品合計拉動出口增長9.5個百分點。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體現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經濟成色之變,更折射出山東作為工業大省、農業大省的產業優勢。
位于山東日照市的山東藍晶易碳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太陽能電池板組裝、鋰電池制造以及直流家電生產的企業。今年1-5月,公司出口鋰電池等產品超過3億元。
在山東棗莊,包括欣旺達、精工電子在內的眾多鋰電行業企業正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擴大出口規模。
作為展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態勢和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窗口,山東外貿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政府、社會、企業的多管齊下、協同發力。無論是出臺《關于推動外貿外資穩規模優結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3條穩外貿具體政策;還是建立“商務+金融”工作機制,推動全省金融機構對“魯貿貸”等6類政策目標承諾提供4600億元信貸支持;抑或是建立“商務+港口”促進口工作機制,發揮省港口集團等省屬國有企業供應鏈綜合服務優勢,擴大資源能源、農產品等商品進口,皆體現出山東不斷探索多種形式推動外貿穩中向好、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努力。
看投資:量質齊“升”
著力釋放有效需求潛力,推進經濟量質齊升,必須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今年,山東省謀劃省重大項目共602個,以優質項目擴大有效投資。
有效投資的持續擴大,對于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51家,增長10.3%;實際使用外資114.7億美元,13家境外世界500強在魯新投資項目19個。
一組鏡頭看今年以來外企在山東的投資步履。
今年5月25日,總投資2000萬歐元的采埃孚集團日照生產基地二期項目舉行了簽約活動。采埃孚集團日照生產基地主要從事汽車被動安全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國內外知名車企提供配套服務。旨在打造采埃孚亞太區最新最全的方向盤基地的二期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8億元。
在山東濱州,2020年落戶于此的港企山東華盛創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再投7500萬元建設新的成衣生產工廠。“成衣車間建成后,公司產品的附加值,還有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大大的提高了,因為我們已經完成了從一根線到一件成衣的一個生態產業鏈閉環。”山東華盛創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林透露。
實際利用外資交出漂亮成績單,是山東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能級提升吸引力增強的體現,也是全省各地不斷擴大開放和優化營商環境的結果。
今年上半年,全省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加大支持力度、提振外商信心的利好政策,并通過成功舉辦第三屆儒商大會以及多場次專業化、精準化招商活動,搭建洽談合作平臺,拓展招商資源。各市也紛紛掀起招商引資熱潮,上半年16市黨政一把手帶隊開展招商活動130次,其中赴境外23次,簽約外資項目146個,已推動項目到資超過15億美元。
可以看出,面對外需減弱、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諸多不確定性、不穩定因素挑戰,山東實際使用外資逐月向好、外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增勢強勁,有力穩住了外資基本盤,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半年度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