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9日訊 近日,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3中國預制菜企業競爭力百強研究》。山東11家企業入圍百強,數量居全國第三位,廣東、上海分別以17家、12家入圍企業數量位居第一、第二。
單是從入圍企業數量上,就能窺見山東預制菜企業的強勁競爭力。事實上,目前山東預制菜相關企業達8400余家,占全國12%左右,數量全國最多。其中,規模以上預制菜加工企業就有1136家。
體量如此龐大的預制菜企業隊伍為何誕生在山東,很大程度上與其背后的產業基礎關系巨大。眾所周知,預制菜一頭連著餐飲業和居民消費,另一頭連著種植業、養殖業,被視為典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在種植業、養殖業方面,山東的產業基礎令人驚嘆??梢哉f,作為農業和畜牧業大省,山東有著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先天優勢,在上游原材料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公開數據顯示,山東以約占全國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產約占全國8%的糧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產品,農產品出口1257.4億元,連續22年位居全國第一位。這些基礎,無疑是山東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底氣。此外,山東便利的交通區位以及快速發展的冷鏈物流產業,也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東阿阿膠、金鑼集團、得利斯、好當家、惠發食品、春雪食品、龍大美食、德州扒雞……眼下,一大批代表山東美食形象的預制菜品牌走向全國,打響了山東預制菜招牌的同時,也成為魯菜宣傳的一方嶄新窗口。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預制菜要有好的發展,味道是其靈魂所在。縱觀此次入圍百強榜的預制菜頭部企業,可以總結出食客們最愛的幾個理由:一是味道好、有特點,比如來自湖南絕味食品的熟肉制品、山東東阿阿膠的驢肉制品、廣東廣州酒家的各式菜肴等,都讓人們在味蕾得到滿足的同時,體會到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此外,方便、快捷也很重要,這從占據百強榜前5位的企業產品就有直觀體現,安井食品、三全食品、雙匯發展、今麥郎、統一(上海)基本上都是即烹、即熱類型預制菜企業,其產品大都只需要簡單加熱或烹飪后即可食用。
山東特色食材資源豐富,既有山珍,也有海味,更不乏河鮮、湖鮮特色。在山東,幾乎每個地區都有響當當的特色菜品。濟南菜、孔府菜、博山菜和膠東菜等,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的升華令人嘆為觀止。有了這樣的原材料基礎、美食基礎以及產業基礎,山東預制菜的發展注定令人期待。
據了解,山東各地積極出臺多項舉措,提高預制菜產業創新能力、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建設預制菜生產基地、推動預制菜加工轉型升級等,引導預制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可以說,山東預制菜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余下的工作,便是如何用好工業鍋炒香山東菜。正如業內專家所分析的,食品工藝及技術的進步是預制菜成功的關鍵,做好食品的還原度是行業面臨的最大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