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5-04-10 09:18:04
原標題:張占斌: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原標題:張占斌: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家觀點】?
“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勤勞敬業與誠信守法”“創新精神與追求卓越”作為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表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社會、個人層面相呼應、相契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
弘揚企業家精神對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是激發民營經濟創新活力。企業家精神激勵民營企業家不斷嘗試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在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新成果。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營造創新企業文化,使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引導企業注重創新效益,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占有率,實現創新成果的快速應用和推廣,促進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是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家精神要求企業專注主業、精益求精,引導企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利用先進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民營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是提升民營經濟治理效能。企業家精神促使民營企業家注重企業內部制度建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企業健康發展;推動企業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戰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提升企業社會價值,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是增強民營經濟國際競爭力。企業家精神激勵民營企業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打造國際知名品牌。通過不斷練好“內功”,讓企業在面對國際市場競爭和外部壓力時,能夠保持定力、積極應對,通過技術創新、市場多元化等方式,化解風險、穩定企業發展。
五是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企業家精神促使民營企業家“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積極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活動,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并推動企業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建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當前,各地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可以看出,我們的制度保障、政策支持與法治環境不斷完善,有效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在此過程中,還應強化輿論宣傳引導,持續宣傳黨中央“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的政策立場,形成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多舉措激發企業家的創新與擔當精神、增強民營經濟的內生動力,為弘揚企業家精神營造良好環境。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要把握好若干重大關系。
一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讓“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地結合。政府應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和公共服務職能,做好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企業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實現政府與企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二是政策支持和企業自主發展的關系。民營企業應充分認識到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發生變化,才能起作用。政策支持是外部助力,關鍵還是要靠企業的自主發展,努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要讓政策支持與企業自主相結合,形成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關系。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優勢互補的關系,二者應注重協同,尋求錯位發展,實現資源共享、互相幫襯,更好地發揮出各自的比較優勢,共同擔負起中國經濟的成長重任。
四是“親”和“清”的關系。對領導干部而言,“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真心實意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對民營企業家而言,“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多溝通多交流,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為社會作出貢獻;“清”就是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五是先富起來和共同富裕的關系。民營企業必須努力先發展起來站住腳,才有能力為社會作貢獻。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是全社會的責任,先富起來以后,民營企業家要助力共同富裕。
(光明網記者李澍整理)
《光明日報》(2025年04月10日 04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